1898年,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了Egger-Lohner C.2 Phaeton。该车由八角形电动机驱动,首批原型车在前轮轮毂上安装两个电机。保时捷的原型车拥有低摩擦传动系统,因为轮毂上的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属于轮毂电机电动车,类似现在的两轮电动车。每个内极电机能够输出2.5-3.5马力的功率,短时间内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7马力,车速可达25km/h。
Lohner-Porsche增程式电动车
1899年,保时捷加入了维也纳的马车制造商Lohner。23 岁时,尽管保时捷的大部分学习都是在职学习,正规的工程教育非常有限,但Lohner公司老板雅各布洛纳还是雇佣保时捷为自己的客车开发电动动力系统。
Lohner的第一笔订单来自EW Hart,他本人是英国卢顿的汽车制造商老板。Hart要求对电动车进行重大修改,不仅要可以用电,还能使用汽油,需要搭载四名乘客,并采用四轮驱动,保时捷根据定制单进行了设计,最后推出了一辆庞然大物,被称为La Toujours Contente(法语意为“永远满意”),在1900年12月的巴黎展览会上展出,这也是历史上首台增程式电动车。
巨大的Lohner-Porsche需要1.8吨的电池,包括44节80V的铅酸电池,电池容量约为270安培小时(Ah),1安培小时意味着电池能够在1安培的电流下持续供电1小时。所有电池都装在弹簧悬挂的电池容器中,防止碰撞后碎裂。四个轮毂电机总重580kg,安装了马牌的充气轮胎,整车的总重量超过四吨。
保时捷使用电池和电机作为驱动源,使用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充电,为轮毂提供电能,从而延长了汽车的续航里程。一年后,量产版诞生,名为 Lohner-Porsche Mixte,当时售价为1.5万奥地利克朗。
性能怎么样?
四个轮毂电机的每个输出功率为14马力,综合功率达到了56马力。保时捷驾驶这台车参加了比赛,电动赛车成功打破了塞梅林赛道的记录,在十公里的路程中平均车速为40.4km/h,极速达到60km/h。
1902 年,保时捷凭借量产的增程式电动车 Lohner-Porsche Mixte 赢得了埃克塞尔贝格拉力赛。1905年,搭载两个30马力电机的Lohner-Porsche电动赛车成功达成130km/h的车速,这放在如今的高速公路上也不差。
为何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Lohner-Porsche相比同时代的内燃机车型,在动力层面接近,但汽车的重量大,纯电车型重量就达到2吨,增程版本更是高达4吨,妥妥的卡车级重量,续航里程短、售价过于高昂加上没有充电基础设施,这款车并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Lohner将动力传动系统技术应用于大型商用车。比如工厂为柏林制造后轮驱动的双层巴士,为维也纳、法兰克福和伦敦等城市制造前轮驱动消防车。同时为奥地利、挪威、罗马尼亚和瑞典国王制造车辆。据记载,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葬礼马车就是由Lohner工厂制造的,斐迪南大公爵在萨拉热窝遇害,引发一战,被大家所熟知。
这项技术也曾用在航空航天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的三辆月球车,即阿波罗任务15、16和17的月球车,就采用了类似的技术,由轮毂电机驱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保时捷的开创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