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虽然还处在春节假期之中,但中国各大造车新势力仍公布了2025年首月新车交付数据。
只是这次,造车新势力间的竞争格局却再度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理想汽车承压2024年夺回并稳坐月度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之位9个月的理想汽车,被四界簇拥的华为汽车(华为鸿蒙智行)和实现“分身”的小鹏汽车联手挤下“头把交椅”。
1月理想汽车仅完成交付2.99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3.97%和48.85%。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年前,理想汽车同样是开年首月被对手超越。那时,鸿蒙智行“首界”——问界陡然崛起,令理想汽车用三个月时间,才缓过来,重登王座。
不同的是,2025年开局更加激烈,小鹏汽车也加入到争夺“销冠”的行列,身后还有零跑汽车、小米汽车虎视眈眈,理想汽车这一回合较量所要承受的压力更甚。
虽然理想汽车官方发布的信息中提到,在20万元以上中高端汽车市场,理想汽车蝉联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冠军。
但其最强竞争对手鸿蒙智行,加上极氪、阿维塔等大厂高端新势力品牌销量趋稳,理想汽车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正被挤压。
忙着在AI领域探索的李想,恐怕还是需要回头照顾一下销量。毕竟理想汽车AI领域需要以汽车为载体落地。
集齐“四界”的鸿蒙智行,实力与一年前不可同日而语,2025恐怕不会再留给理想汽车那么充裕的时间反思纠错。
被华为寄予厚望的智界,去年迟迟没能贡献太多力量,直至临近年末,才算发挥出鸿蒙智行协同作战的优势。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官微」
今年1月,智界R7系列交付1.14万辆,累计交付量已突破4万大关。与此同时,问界M9系列交付超1.2万辆,稳坐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1。
问界品牌继续作为销量担当的同时,与智界、享界三品牌合力,共完成交付近3.5万辆,同比增长6.11%,帮助鸿蒙智行重夺造车新势力冠军。
华为鸿蒙智行高调宣布,2025年“四界”将推出多款新车型,携手推动鸿蒙智行整体销量持续增长。
凭借华为在智能驾驶和智慧座舱等领域的优势,通过多品牌布局,四界已涵盖不同细分市场,华为鸿蒙智行阵营,2025年大概率还会继续扩编。
春节前,上汽集团已申请注册“尚界”商标,显然第五界已在酝酿之中。话说“五指成拳”,若“五界”握拳击打出去,又有哪家造车新势力能够经受得住?
不过,华为与赛力斯的问界,销量增长已经显现一丝乏力。
小鹏汽车成“黑马”1月最大黑马小鹏汽车,交付量为3.04万辆,在《汽车K线》统计的6家造车新势力中,较“疯狂的12月”环比下滑最小,仅为17.29%;月交付量仍维持在3万辆以上规模,同比大涨267.88%,为纯造车新势力之最,使其一举升至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第2。
在受春节假期影响和国家“两新”政策过渡的月份,仍能有此稳定的表现着实难得。
其销售主力车型小鹏P7+和MONA M03,凭借高性价比,实实在在地找准了市场定位,成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此前一向以表现稳定著称的零跑汽车,1月交付量环比下滑40.8%,降至2.52万辆水平。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仍同比增长105.02%,仅次于小鹏汽车。
当然,大幅度的环比下降,在春节假期和政策面调整外,更多要归结于零跑汽车为去年年末的冲刺,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潜在用户提前购车,或透支了部分订单,导致1月交付量下滑。
小米汽车甩开蔚来零跑汽车之后,小米汽车依旧强势。1月小米SU7交付量维持在2万辆以上水平,这已是小米汽车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使这家造车新势力的“后来者”不再位列榜单最后一位。
面对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定下的2025年交付30万辆目标,小米汽车明确表示将继续扩充产能。
自带流量的小米汽车,今年将有小米YU7这一“强援”的加入,想必又将是一款得到无数“米粉”追捧的新车。“保时米”+“法拉米”的组合,不论“致敬”与否,实打实的交付表现摆在那里。
至于被小米汽车超越、沦为垫底的蔚来,陷入了品牌越来越多,交付量排名却越来越低的境地。
1月,蔚来品牌交付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5912辆,两品牌合计交付1.39万辆,同比增长37.87%,但环比下降超55%。
「图片来源:蔚来官微」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品牌上一次交付量未超万辆,还要追溯到2024年2月,当时蔚来单月交付8132辆。
也就是说,蔚来品牌创下12个月以来的最差单月表现。即便算上乐道品牌,1月蔚来的交付表现,也是去年4月以来最差。
面对市场压力和销量下滑,大多数车企的应对手段往往都是推出新车或产品换代。李斌的蔚来靠的却是推出全新品牌向下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