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升任总经理后,冯兴亚主导制定《广汽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1513”战略——以自主品牌为核心,推动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突破。他力排众议将埃安独立运营,并投资45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023年,广汽新能源销量达54.96万辆,同比增长77.55%,在广汽自主品牌销量中占比58%,电动化转型初见成效。
2024年,面对业绩滑坡,他启动“番禺行动”:总部迁至番禺汽车城,三年投入500亿研发资金,推出22款新车,目标是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破200万辆。“集团要搬到研产供销的一线,让听到炮火的人来决策。如果你要决策,你就必须听到炮火,这就是我们从市区CBD搬到番禺的主要原因。”冯兴亚说。
广汽的过去与现在:从合资红利到转型阵痛
黄金十年:合资托起的千亿帝国
2010-2020年,广汽凭借“两田”合资红利,销量从72万辆增至204万辆,营收从494亿跃升至1288亿。雅阁、凯美瑞、汉兰达组成的“日系铁三角”贡献超70%利润,传祺GS4更以年销33万辆的成绩,成为自主品牌标杆车型之一。
失速时刻:转型期的三重困境
2024年成为广汽的分水岭,主要表现是合资崩塌——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6.52%,广汽丰田下降22.32%,合资利润贡献率从70%骤降至40%;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承压也不小。埃安销量37.49万辆(-21.9%),过度依赖网约车市场后遗症出现;昊铂高端化失利,年销仅1.97万辆,车虽然不错,奈何市场中好车很多,竞争太激烈。
而且,2024年,车市“卷”字当先,给广汽带来了成本重负。为应对价格战,广汽2024年投入180亿补贴,现金流吃紧。
但危机中亦有转机:与华为合作的GH项目首款车型定位30万元豪华市场;番禺汽车城聚集3万研发人员,形成智能网联生态圈;海外销量虽仅占5%,但计划2025年进军60国。这在未来都将成为利好,或可扭转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