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对四台车进行了百公里加速、制动测试。
首先是纳米01,测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2.56s,不愧有95ps马力和160Nm,是四台车里面的“大马力”选手。
制动方面,纳米01的整备质量一点都不纳米,为四车最重的1.23吨。虽然轮胎是同级最宽的215,但是悬架阻尼感太软,制动点头效果最明显,并且由于前驱单电机的布局,后轴在全力制动时有不稳定的摆动。尽管硬件上给到了四轮碟刹,但是43.45m的制动成绩表现不咋地,制动脚感也一般。
总之,纳米01就是那种反差感特别强,看起来一点都不“纳米”的小型纯电车,甚至某些方面都追上了紧凑级车的质感。
与纳米01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吉利星愿,凭借36.59m的制动成绩在这项拿下全场最佳。原因也很简单,后置单电机布局再加上205规格全场第二宽的轮胎,制动姿态表现出色。前后配重比平衡感很合理,考虑到这种1.2吨出头的两厢车,人的体重对动态平衡有显著影响。制动力的释放能明显感觉到有抱死临界感。同样是前后碟盘,星愿就能给到驾驶者更多的信心。
至于加速成绩,星愿跑出了13.37s,上了1.2吨的整备质量,75ps、130Nm输出的电机,没有明显的扭矩爆发感,车速上了80km/h后衰减明显。不过可能是后驱动布局的原因,电机出力的质感是四车之最。
看来,即便是造小型两厢电车,吉利也有自己的追求。
比亚迪海鸥拿下了加速之最,成绩12.27s,以微弱的优势战胜纳米01。得益于135Nm和75ps的动力输出,以及 1.16吨的车重。中段加速电机有明显的扭矩爆发感——虽然算不上有多强,但至少能让你能感受电机的扭矩爆发,还能给到很一丝丝的推背感。
海鸥的制动距离为38.02米,整个制动过程悬架的支撑感不错,成绩一般主要是因为165的轮胎宽度,尺寸有点离谱了,属于为低滚阻和能耗让位。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至少也该给个195的宽度,考虑到海鸥高坐姿和车身比例带来的高重心感,过弯快一点都会让人有点心虚。
能在一台只有165胎宽的车上,跑出这样的成绩,足见比亚迪的造车技术。
最后这台五菱缤果,真有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感觉。我非常喜欢这台车的转向感受,灵巧的动态表现个性十足,外观设计也是最简单直白的。但无论是做工、材质,还是人机工程学学,都是四台车中垫底的,再可爱的造型,也掩盖不住代步工具的本质。
缤果作为动力最弱的一台车,只有68ps、125Nm的数据,当然车重也只有1.12吨,为全场四车中最轻。最终14.65s的加速成绩,是四台车中最慢的,更轻的车重也没能为加速挽回颜面。制动方面脚感也很一般,没有明显的制动力释放峰值感,信心较差,最终39.78m的制动成绩为五菱挽回了一些颜面,当然这是因为车子本身质量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