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乱象;部分品牌为吸引眼球、收割流量,不惜采用虚假宣传和操控水军的方法来抹黑竞品,属于恶意竞争手段。这让我们不禁思考:聒噪之中谁来守护品质标准,谁来守护用户利益?
等等。
除此以外,段建军还讲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对“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做出表态;将强化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严厉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互黑互踩等市场乱象。回归到汽车行业的竞争,段建军认为生产制造汽车的底线是安全;奔驰汽车的新车在量产之前会进行150余次的碰撞测试,以及500万公里的整车耐久性试验;并且合资车型还会对中国本土道路环境进行约100万公里的耐久性测试。
总而言之,段建军似乎是想要表达奔驰汽车有在精益求精;并且确实存在被恶意竞争的情况。
至于是谁在针对奔驰汽车不得而知,但是客观事实上的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和奔驰迈巴赫等德系汽车品牌和产品确实被频繁“对标。”只是对标结果往往不利于这些被对标的品牌,结果往往是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燃油车被贴上落后、过时或者低品质的标签;久而久之则难免对其销量造成影响,所以这些品牌的发声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奔驰不说话也会有其他品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