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要关注主流车和普通中高端车辆的汽车评论员,笔者对于百万级豪车是没有太多兴趣的;但好巧不巧的是身边确实有一个朋友是迈巴赫S级车主,于是对于这款车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对于这款车的客观评价是物有所值——其中包括车辆的使用价值、品牌价值和附加价值;有些观点认为汽车应该回归“使用价值”而不应该注重其他价值,对于这个观点个人一度表示认同。但是还在提出该观点的汽车制造企业也推出百万级汽车之后,看来这个观点不过是说给主流车用户听一听。
汽车作为价格高昂的“大件”总会有一定的附加价值,任谁也不能否认;否则的话也不会有车企去造售价数十万到上百万的汽车产品。
那么迈巴赫S级即便已经变成“梅赛德斯·迈巴赫”也依然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德国汽车品牌深耕中国汽车市场数十年;并且是以“B过渡至C”的顺序逐步形成品牌影响力,这样的品牌价值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除非承载本土文化的自主品牌同级车在文化理念上凸显出雍容和自信,让高端汽车消费者主观上接受并追求相应的品牌文化和本土文化;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非常有必要去做。然而矫枉过正又是一个客观事实,一种文化体现出的气质如果是雍容和自信则一定会被强大的人接受;而如果表现出的多为极端化元素的话,强大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不屑。所以迈巴赫S级在品牌力方面的优势难以被削弱,尤其是在其产品不断被友商对标的阶段里,不够强大怎么会被对标?
迈巴赫S级有三个动力方案,具体为:
- 3.0T-V6,480 4MATIC,280kW/500N·m
- 4.0T-V8,580 4MATIC,370kW/700N·m
- 6.0T-V12,680 4MATIC,450kW/900N·m
实力弱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就算是搭载3.0T-V6的版本也能以5.6秒完成百公里加速,4.0T版本的成绩为4.9秒,6.0T版本的成绩为4.7秒。
完全足够了。
一台百万级大型轿车的直线加速性能达到上述水平已经有些动力过剩,这样的车不是用来比性能和操控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迈巴赫S级车主喜欢驾驶时,那么上述性能标准也完全能够满足。并且车辆的操控水平也是可圈可点的,其使用的是全时四驱系统,配合可升降且硬度可调的悬架系统;虽然不是电磁悬架那种主动式调节的类型,可是调节响应速度和车身姿态控制也没有什么好挑剔。
至于有些测试结果可能会显示迈巴赫S级的表现不够优良,那只能说有些车可能做得更好;也有可能是测试环节对迈巴赫S级车辆的悬架系统调节不够到位,毕竟要足够熟悉这辆车才能真正的设定出理想状态。
迈巴赫S级不够智能吗?
有些观点认为燃油车都不智能;也有观点认为这并不重要,有些售价三十五元的电动智能汽车确实能够使用L2级辅助驾驶系统,开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是迈巴赫S级可以有职业司机,人家可以一点都不关心车辆是怎么开的,这就是认知上的差距——实际这个观点同样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