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均价50万元以上的问界M9月销售破万,重构了BBA演绎的大型SUV神话;小米SU7 Ultra,上市仅两天录得订单两万台,撼动了保时捷的跑车翘楚。
也正是得益于中国品牌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技术突破,消费者对高溢价的外资品牌不再迷信,相反愈发相信,自主品牌也能够造出好车。
对上汽而言,想要在规模上重回第一,在技术上一呼百应,必须有所作为。
作为上汽集团高端新能源品牌,上汽自主的“一号工程”,智己责无旁贷。
02
“智己汽车承载着上汽集团打造高端品牌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上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倾力支持智己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等领域加快发展,构建完善更加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针对智己的定位与愿景,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一锤定音。
▲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晓秋
去年12月,贾建旭亲自挂帅智己董事长,这印证了智己“一号工程”的地位,更进一步明确了智己汽车“担创新、强声量、上规模”的历史使命。
而智己也不负众望,2025年开始输出更密集炮火。开年之初,智己L6以18.99万的限时限量价,打响蛇年价格战的“第⼀枪”;2月26日,全新智己LS6剧院版上市,强化了上汽集团针对子品牌“进中提质、进而有为”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