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魏牌蓝山> 魏牌蓝山销量> 摘要详情

魏牌蓝山长城在2月的销量为7.79万辆

魏牌蓝山长城在2月的销量为7.79万辆

摘要来自:《智驾之战,长城汽车不想输》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智驾之战,长城汽车不想输》的片段:

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全新蓝山先是取得了24小时大定突破8571辆的成绩,随后在10月最后一周,周销量成为30万级新能源大六座SUV榜首。在去年12月,全新蓝山实现单月销量8057辆,同比增长200%以上。 

对于当下的长城而言,研发方向正确、研发成果初现,完成“把核心技术稳稳地抓在自己手里”的目标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了。 

2、只靠供应商还不够

实际上,长城对智驾的布局,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 

彼时,长城汽车剥离了旗下智能驾驶前瞻部,孵化了一家供应商毫末智行。这家企业一度承载了长城汽车智驾技术的全部希望。

在毫末智行成立的第二年,长城就针对其发布了“331”智驾战略,宣布旗下子品牌所有的车型都将搭载毫末智行的智驾产品,这个战略,无疑是给毫末智行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 

除此之外,长城是行业中早期立项无图方案的企业之一,这种方案能够避免约10亿元的甲级导航资质购买成本和后续高昂的地图维护费用,可以说是提前为毫末智行找到了一个相对正确的发展方向。 

图源毫末智行官网 

尽管如此,毫末智行还是没能在这样全方位支持、方向正确的战略下真正跑出来。率先提出无图城市NOA方案的长城反而到现在都没见到毫末智行的方案。

而同行们却在2024年就已经完成过一轮针对城市NOA的攻城略地,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小鹏、小米、极越等多数新能源车企都已经实现或承诺2024年底前完成城市NOA全国覆盖。 

除了无图城市NOA,毫末智行的城区NOH产品上车也并不顺利。2024年,毫末智行原计划要实现城区NOH落地100城,2025年底实现100万台的装机量的目标。 

但截至当前,并没有消息显示毫末智行已经达成了上述目标。 

屡屡跟不上长城步伐的毫末智行,也并没能获得更多的合作伙伴。截至2024年10月,毫末智行HPilot智驾系统落地车型超20款,且这些车型全部来自长城汽车。 

在这样的情况下,毫末智行的IPO计划被长城叫停,长城也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启用了新的供应商元戎启行。

而双方的合作也算立竿见影。在元戎启行被曝与长城达成合作的一月后,魏建军就在自己的直播首秀中开着当时即将上市的魏牌蓝山智驾版在保定的路段试车,其智驾表现出乎外界意料。 

而据了解,这款魏牌蓝山智驾版汽车背后的智驾方案供应商就是元戎启行。 

长城全新蓝山智驾示意图,图源长城汽车官网 

随后就是全新魏牌蓝山上市,销量持续大增,长城紧接着就对元戎启行加码投资。天眼查信息显示,元戎启行在去年11月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长城汽车集团独家投资。 

除了毫末智行与元戎启行两家主要的供应商,长城在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方面也出手阔绰,比如2021年,长城曾战略投资地平线。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将重点加强高级辅助驾驶、高级别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方面的合作。 

此前,其还曾投资诺博科技,量产域控制器;投资仙林智能、嘉裕科技,帮助长城打造了新一代座舱系统Coffee OS 2。 

除此之外,近期还有消息称,Momenta在长城总部保定市设有专门测试Demo的团队,同时卓驭(大疆车载)也在积极尝试与长城合作端到端项目。 

这些时常流传在行业中的传言,也从侧面反映出长城汽车对智驾技术研发的迫切程度。

但这样只采用外部方案提升技术实力的做法,并不足以满足长城的要求,从长远来看,长城汽车最终还是要走一条自研的道路。 

3、智驾真正进入元年,长城汽车还要加速

魏建军一直不喜欢行业中“打价格战”的风气。 

这种观点使长城的业绩状况一直呈现出一种“保不住销量,但保得住利润”的态势。 

但不打价格战也能在行业竞争中胜出的前提是产品实力过硬,在智驾技术上有些劣势的长城想要不掉队,必须“练”好智驾这块“肌肉”。

如今,智驾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例如比亚迪已经实现了智驾普惠,其推出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已下探至7万元级市场。其还计划在2025年实现300万套高快NOA系统覆盖,占新车总量的60%。 

另一家在去年开始杀入10万级价位段的车企小鹏汽车,也在打开市场的关键车型小鹏MONA M03的顶配版中,搭载了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10万价位的车也能有智能驾驶系统,成了该款车型的重要卖点之一。 

还有长安深蓝L07依靠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可以支持高速智驾、城区高阶LCC PLUS等功能;宝骏云海搭载与大疆联合开发的灵眸智驾2.0 Max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功能。 

这种智驾系统逐渐覆盖到10万级别车型的现象,也在倒逼所有车企都必须马不停蹄地提升智驾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要尽快用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根据长城官方给出的数据,目前,长城NOA智驾总里程已经达到了4588万公里。其智驾里程占比达到了25.7%,并且实现了97.76%的智驾功能激活率,以及83.98%智能泊车成功率。 

这些数据尽管能证实长城汽车已经在智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距离其他同行还有一定差距。

尽管长城汽车在重庆、保定等城市进行了复杂路况的测试,但其城区NOA技术的覆盖率仍落后于小鹏、华为、理想等车企。 

例如,小鹏的城区NOA在去年2月就已经覆盖了243个城市;鸿蒙智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就已经落地45城;2023年年底,理想NOA覆盖110城。 

而长城汽车虽然在去年宣布全场景NOA全国开城,但具体的实施情况未知。 

此外,长城汽车的NOA系统在晴天和普通路况下表现优异,但在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或无标线道路、夜间低光照等特殊场景下的表现还尚未完全得到验证。 

在迭代周期方面,长城汽车也不占优势,例如从Coffee OS 2.0到3.1的升级,长城汽车用了近两年的时间,而其他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几乎每季度都有重大更新。 

魏建军不想打价格战,并不意味着销量完全不重要,长城汽车得到更多的销量,就能得到更多的利润。

2024年,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123.33万台,同比增长0.21%,增幅较小。 

进入2025年,长城在2月的销量为7.79万辆,同比增长9.65%;另据一览众车统计,长城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1万辆,同比增长23.2%,排在第10位,与竞争对手比亚迪、吉利等相比,销量仍然相对较低。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