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特斯拉也推出了焕新Model Y,电车通也已受邀试驾体验(可全网搜索查看)。有分析认为,小鹏新G6与特斯拉焕新Model Y“针尖对麦芒”,到底能打吗?看体验。
第一眼看,新款小鹏G6和老款几乎一样,没有太多值得提点的地方。不过小通围着新车走一圈之后还是发现,细节上的优化,足以让新G6的气质再上一个层次。小鹏说2025款G6不是“年度改款”,而是“全新换代”,具体换了什么地方呢?除了更时尚的一箩筐新配色,小通找到了一些和老款的不同之处。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新能源车行业总是对无断点的贯穿灯有一些特殊的执着,一条完整的可以发光的流线贯穿车身的左右,很难说没有科技感,工艺难度也比较高。正如手机的金属边框上少不了几条出戏的天线断点,观感难免有些割裂。这不,新小鹏G6也换上了无断点的贯穿灯,集成转向灯功能,小鹏的车标也终于不用局促在窄窄的一条黑线里,而是挪到了前舱盖上。
肉眼上不太容易感知到的地方是,分体式大灯下方的两颗激光雷达被移除了,但小鹏还保留了原来的黑化设计,所以看起来和老款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两边的后视镜都配备了“AI智驾小蓝灯”,给全新的图灵AI智驾赋予了新的标识。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这倒不是为了证明谁的小鹏G6是最新款,小鹏也说了已经同步启动老用户的众筹升级,更重要的其实还是通过标志性的指示灯去提醒周边的道路参与者“此车正在使用AI智驾”。
小通问过一些小伙伴对老G6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G6的配置和尺寸在20万元这个价位当中都属于“甜点级”,但对车身的造型颇有微词,认为G6像一块能开走的“软面包”,既没有Coupe SUV的运动姿态,也没有传统SUV的端庄,新G6虽说改动不大,不过一些套件的更换让姿态看起来和谐了一些,又能一眼认出是小鹏的车。
靠小调整实现大效果的,还有造型上的细节,小鹏给新G6设计了新的扰流板和鸭尾,后保险杠的位置做了一个“C”字形状的型面变化,给圆滑的尾部添加了一些块面感,车长比老款多了5mm只是其次,这些看似很小的变化,足够把新小鹏G6变得更好看、更具运动感了,只能说好看的设计并不需要推翻重新再来。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不过老款车主也有值得高兴的一个地方,就是新一代小鹏G6应该不再配备电动升降的尾翼了。
2025款小鹏G6还拥有一款全新的20英寸花瓣式五幅轮毂,暗夜黑版本还有单独的熏黑卡钳以及黑色的标识套件。新轮毂相比老款的18英寸低风阻轮毂,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是好看了太多,如果能做到全系标配,整个车型的气场都会提升。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如果要我评价新G6的外观,用更好看、更科技来形容就足够了,靠较小幅度的优化获得更好的观感在小通看来十分成功,至少从“全面换代”的角度来看,新小鹏G6的外观设计拿出了更多的诚意。
2025款小鹏G6的内饰,则要比外观设计的变化来得更多,甚至可以说是全面焕新,小鹏汽车智能产品经理于桐在新车亮相上表示:“你在车内所看到的一切,几乎都是全新设计”。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的确,小通走进车内的第一感觉和于桐所说的基本一致,最能体现2025款G6的“换代感”的就是内饰。最大的变化集中在前排,首先很能体现小鹏对女性用户关怀的,就是遮阳板上边的化妆镜,新款直接换装了两块超大面积的,并保留了补光灯。
另外一大升级点小通觉得是添加了流媒体后视镜,因为小鹏G6的掀背造型,导致尾窗开口很小,视野很一般,再加上后排还有一个凸起的头枕遮挡,光学后视镜没法提供足够的车后环境信息。流媒体后视镜不受尾窗影响,也不会和后排的乘客突然对视,引来尴尬。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至于大家关心的流媒体后视镜延迟的问题,目前来看主流的车型都能够把画面延迟控制在60毫秒以内,有的甚至能做到30毫秒级,远超国标的200毫秒内,可以说基本上不存在感知明显的延迟。
仪表屏和中控屏也获得了升级,仪表盘的尺寸增大到10.25英寸,并从原来的内嵌式改为悬浮式,好处就是显示的信息更多,也不用像老款的车标一样局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有的时候设计为功能让步还是有必要的。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中控屏的尺寸增大到15.6英寸,估计仪表屏和中控屏能够和P7+复用降低成本。中控屏的边框比老款和谐不少,没有矩形屏幕梯形边框的违和感了。结合小鹏最新版的车机操作系统,基础的点、划、双指缩放等高频操作响应很快,并默认采用左右分屏的高效布局,也支持手动调整显示比例。
桌面右下角常驻AI语音助手小P,点一下即可唤起。小通尝试了一下,基础的指令支持免唤醒输入,交互上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唤醒。根据座椅设置界面可以得知,我们这次体验的这台新G6没有后排的座椅通风和按摩,前排还是该有的都有。
以及中岛上的两个无线充电板,可以给小通的OPPO手机激活无线快充。不过像是没有手套箱、没有电动遮阳帘这些,新G6保留了一些对老G6的“致敬”。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整个中控仪表台,或者说整套内饰的设计语言,小鹏都在新G6上进行了重新设计,中控的细节更多,和氛围灯、多材质有了更好的结合,一条阵列氛围灯贯穿中控,用了木纹饰条做材质碰撞。
对了,空调出风口也变成了手动调整,小鹏也意识到有些事情还是直接“上手”最好。
四个车门的氛围灯和音响面罩做了重新设计,顶棚有Microfiber超纤绒覆盖,大部分能摸到的地方都用了皮质包覆,相比老款更会隐藏省钱的痕迹。按照官方的说法,新G6内饰缝隙控制在5±2mm,小通仔细观察了一波,仪表台和门板之间的缝隙的确很小了。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并不是说老款的缝隙很大,而是老款的门板和仪表台之间的缝隙不是很规整,一段宽一段窄的,门板下半部分和仪表台下沿的衔接和也算不上完美,新款更多的是在设计、零部件公差等方面解决了廉价观感的问题。
方向盘更换为最新的电容式,和老款的电阻式离手检测方案,电容式检测不依赖物理接触,也不需要刻意摆动方向盘判断驾驶员是否离手,就小雷体验过的智驾车型来说,能有电容式方向盘的还是体验好一些。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在小通拍摄和体验期间,也有一些好奇的顾客上车体验,其中还有一些买了老款的老车主。通过了解,他们都是看到了小鹏的官宣来线下店体验,给他们的感受就是内饰变精致了,但空间感和之前的相差无几,和小通的想法一致,看来内饰的精致感升级的确能招来不少路人缘。
小鹏显然也是听劝的车企,老款小鹏G6被诟病的设计和精致感的问题,这一代一并解决,或许还从MONA M03身上学到了对女性群体的关注,以及P7+的后续爆发,对G6的销售成绩应该可以有一个相对积极的预期,走对路果然还是比“臭搞技术”有用不少。
还有一个能让新小鹏G6达到换代效果的地方,应该就是底盘和电池了,很可惜的是,现在店内还没有试驾车可供体验,有机会的话,电车通还会跟进这款车的上市进度,为大家带来第一时间的动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