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6> 小鹏G6销量> 摘要详情

小鹏G6新势力面临销量不佳的担忧

小鹏G6新势力面临销量不佳的担忧

摘要来自:《跨过产能这关,新势力品牌才能化蛟为龙!》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跨过产能这关,新势力品牌才能化蛟为龙!》的片段:

但是,从何小鹏发微博来看,小鹏汽车在生产上仍旧未完全理顺。今年以来,小鹏汽车凭借MONA M03、P7+的表现,已连续2个月销量超3万,表现出强烈的市场上升势头。此时G6如果因为产能不足而丧失机会,那将是一个重大挫折!

根据官方数据,小米全系车型交付周期普遍超过20周,顶配版SU7 Max等待时间更长达25周。这一方面表现出小米汽车十分热销,2024年SU7实现13.5万辆交付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3.85%;2025年首月交付量再度突破2万辆,连续四个月稳居"2万+俱乐部"。

另一方面则是供不应求。小米汽车能能够实现上述交付成绩,背后是靠的是一期工厂在以200%速度运转。据报道,2024年11月,小米汽车工厂已经是24小时双班倒的状态,除了机器每天会停机维护4小时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赶工。2025年,小米汽车定下了3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小米YU7将在6月份上市,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此外,即将上市的SU7 Ultra,售价81.49万,年销目标也定下了1万台。

这意味着,雷军必须要把产能搞起来,才能保证交付!

跨不过去,就只能沦为背景板

这或许就是新兴品牌的“幸福烦恼”,在向规模化进军的道路上,一边是令人兴奋的订单量,一边是因产能跟不上,这就好像鲤鱼跃龙门,门槛极高但是越过之后便可脱胎换骨。

新势力品牌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产能爬坡的阵痛,而不仅仅是小鹏和小米这两家。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其在2017年遭遇了严重的产能瓶颈,被业界称为"生产地狱",季度产量一度低于2500辆,导致交付延迟长达半年。

新势力品牌也同样如此,蔚来ET5在2022年上市后,因新工厂磨合和供应链问题,交付周期长达半年,月交付量在初期仅维持在1000辆左右;问界M7五座版在订单激增后,供应链体系面临巨大压力,通过两班倒和扩招2000人来提升产能。

智界S7因为受到新工厂建设进度滞后,产能无法提升,导致上市初期月交付量仅数百台,交付大幅延迟;因为华为MDC 810计算单元供应不足,阿维塔12不得不推迟交付,官方为此推出每日200元的延迟补偿政策。

这些案例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产能规划、供应链管理和工厂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性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新车型上市时,新势力面临销量不佳的担忧;订单激增后,又面临交付能力不足的困境。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复杂情况确实容易让人心态崩掉。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