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点燃资本市场的热情。2021年,小米宣布下场造车的时候,与它路线相近的小鹏被认为是波及最大的一个。但随着小米SU7销量爆发,小米SU7 ultra的横空出世,豪华车才是它想要命中的靶心。
2025年2月27日,“首富体验的一小时”,正是人们对于小米第二台车期待的真实写照。这台售价为52.99万元的新车将向豪华车市场发起更明确也更猛烈的进攻。
而这也是小米集团全面冲刺高端的拐点。
小米总是喜欢打破人们的心理预期
无论是76.9万元的极氪001FR,78.8万元起售的舰蔚来ET9,还是预售价在100万150万之间的尊界,国产车在这个百年变局的时刻纷纷选择冲击豪华车市场,既是拉高品牌调性的必然选择,也彰显了国产品牌转型的集体自信。
小米也不例外。会场外,雷军几番明确表达,“SU7 Ultra是小米首次冲击超豪华市场,意义重大”,会场上,雷军又诚恳呼吁大家,“要重新认识国产品牌,也要重新看待小米”。
就在所有人接受了80万或者是70万的价格时,“52.99万元”的价格震撼现场。在欢呼和口哨声响起前,你甚至能够感受到片刻的沉默。
“这也太猝不及防了”,一个面向豪华车市场的产品,雷军却做到让所有人觉得“太便宜了”——“3月底前下单,所有选配全加完不到60万。”
小米SU7发布时,雷军坚持要把价格定在21万以上,因为这是制造豪华感的分界线,而在预售摆出一副对垒百万豪车的时候,陡然骤降的三十万又为市场传递出厚道的一面。
百万豪车上的1.7m²碳纤维车顶、5m²Alcantara内饰、专属赛道刺绣座椅、21处碳纤维部件是标配;
"双V8s+V6s"三电机,宁德时代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超大尺寸碳陶瓷制动盘、Akebono制动卡钳、轮毂轮胎是标配;
15件碳纤维部件、5年基础保养;Xiaomi HAD 终身免费使用权、碳纤维尾翼或车漆和内饰这些9万元的权益套餐在3月31日前更是免费送。
标准版也能够直接下赛道。雷军说,“从180时每小时踩到0,连续10次不衰减。小米Ulrta散热系统也是赛道级,哪怕是标准配置,不做任何改装和选装,都可以直接下赛道。”
这些金钱在燃烧的配置已经让人担心雷军会不会亏钱卖。他的回答是,市场份额比盈亏更重要。
在汽车这个全新的市场,雷军抱着必成的决心。因此,SU7 Ultra 绝不能只是一个关于性能赛车的市场噱头,小米必须要有百分百的诚意来争取订单转化的最大可能,从而在超高端市场上打下一枚结实的契子。
市场回应了这一切:开售10分钟,大定超过6900台;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标准版本赢下市场和规模,纽北限量版则在更高价位段插上旗帜。几乎与纽北赛道上跑出新纪录的车一模一样,限量版车型售价81.49万元。
兼具产品豪华与价格划算的属性,小米以独属于自己的方式为年轻人构建了“新时代豪华车”的具体轮廓。
汽车是推动高端化战略的关键一击
过去五年,小米一直在为高端化的突围做准备。
小米10系列首战告捷。但第二年的小米11 Ultra销量不及预期。这个挫折让公司内部始料未及,从没想过会是这个结果。
带着小米11 Ultra的经验,2021年12月,小米推出了小米12,依然没有迎来曙光。
雷军在后来的演讲中回忆说,“我们憋了一口气,花了很大力气做小米12,仍然未达预期,大家完全没有想到做高端这么难,而且投入这么大,沮丧的情绪在公司里弥漫开来。”
要不要继续做高端,也在公司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2022年春节之后,雷军召开了一次紧急战略讨论会,“从早晨吵到晚上”,反复地争论和沟通之后,内部终于达成了高端化战略的决定。
雷军认为,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在技术上寻求突破。但他也承认,过去三年的高端探索之路,是自己近十年来最为痛苦的经历。
好在,小米13赢得市场口碑和销量转机,以“13香”的称号跻身高端市场,为小米苦涩的高端化探索写下一个甜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