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车企深陷转型焦虑时,斯柯达用一份8.3%利润率的成绩单,为行业上演了传统制造业的逆袭神话。23.05亿欧元利润、310万辆销量——这个被戏称为“大众集团性价比担当”的品牌,用东欧工厂的精益生产、MQB平台的极致复用、以及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证明了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工业智慧远未过时。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战略定力,在电动化狂潮中坚守燃油车基本盘,这恰恰印证了大众集团多品牌战略的前瞻性——不是所有战场都需要All in电动化。
2024年整体表现稳健 中国市场份额创新高
在斯柯达品牌之外,大众集团整体表现也相当稳健。从大众集团发布的财报来看,在核心数据上,大众集团2024年营收3247亿欧元,较2023年的3223亿欧元小幅增长。其中,大众集团的汽车业务销售收入为2659亿欧元,略低于2023年。
2024年大众集团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03万台,同比略降3.5%,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1%。尤其在第四季度,集团销量出现明显反弹,达到约250万辆,与2023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在电动车领域,2024年,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4.5万台,在集团总销量的份额稳定在8.3%的水平。
此外,大众集团2024年营业利润为191亿欧元,较2023年下降15%,营业利润率为5.9%。经调整后的营业利润(扣除重组费用等非经营性项目)为217 亿欧元,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6.7%。
在中国市场,2024年大众集团交付新车超过290万辆。在燃油车市场,2024年大众集团在华市场份额超过21%,这也创下了 2005 年以来,大众集团在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大众集团在中国交付了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ID.纯电车型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7%。
这也反映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大众集团在2024年仍然实现了稳健的营收表现。“2024年,大众集团确立了决定性的战略方向。通过创新且富有情感的产品,凭借开创性的战略决策,我们在2025年将继续专注于稳步执行。随着转型步伐加快,大众集团焕发出新的活力。”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在财报中这样表示。
在华业务加速转型 一场教科书式的本土化实验
当某些跨国车企还在为“技术主权”纠结时,大众用合肥研发中心的3000名工程师、与小鹏、地平线、中科创达的技术联盟、以及ID.系列55万辆的累计销量,写下了跨国车企本土化的新范式。这份答卷或许不够惊艳,但足够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