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小鹏汽车遭遇了一系列困境。1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8250辆,环比大幅下滑59%,遭遇当头棒喝。进入2月份,销量继续下滑,当月仅交付4545辆。
那时候,唱衰小鹏汽车的不绝于耳,甚至有不少媒体,用上了能撑多久?危机?倒闭等词汇。
在2024年的下半年,小鹏汽车上演了大逆转,用了一年时间,从ICU直接到了KTV。一年过去,2025年2月份,小鹏汽车的销量达到了3万辆,位列所有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名,超越了理想汽车。一年前对于小鹏汽车的那些唱衰言论,似乎成为了一句笑话。
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人认为,小鹏汽车是在以价换量,“低价换市场”策略会侵蚀小鹏汽车的品牌价值,销量高增长的背后,小鹏汽车还是危机四伏。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只有先活下去,才有资格去谈均价,谈品牌价值。
诚然,小鹏汽车目前主销的两款车型,都售价不高,其中小鹏 MONA MO3连续 3 个月交付超 1.5 万辆,小鹏 P7 + 上市 3 个月,累计交付超过 3 万辆,小鹏MONA M03指导价区间 11.98 万-15.58 万元,小鹏 P7 +官方指导售价是18.68万元-21.88万元。
但是我要提醒那些,因为单车成交均价去唱衰小鹏汽车的人两点:
第一点,这两款车卖的好,是因为它们是小鹏汽车内部大力改革之后推出的新车型,而小鹏汽车其他的车型还没改款,小鹏G6新款就即将上市,这款车又是预定了一个大爆款,接下来还有G9、X9等车型,别忘了今年,小鹏汽车还有一款增程式的车型,纯电续航430千米,售价不会低,所以等车型改款上市之后,小鹏汽车的均价肯定会提高。
第二点,小鹏汽车的定位决定了,小鹏汽车不会困于低端,比如说,小鹏汽车有着目前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虽然吉利比亚迪正在普及全民智驾,但是,第一梯队的智能驾驶带来的溢价能力还是不容小觑,在2024年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了AI汽车鲲鹏超级电动、图灵AI智驾、AI座舱体系,及AI机器人Iron和飞行汽车,随着这些概念不会在短期内带来多少营收,但是小鹏汽车显然有着极大的野心。
不仅销量增长,不少机构纷纷表示看好小鹏汽车。其中,摩根大通给予小鹏汽车目标价43美元。而随着G6上市及L3技术落地,市场普遍预期小鹏汽车有望进一步巩固智能电动车市场地位。其总市值已经来到208.82亿美元,是蔚来汽车(98.67亿美元)的两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