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厂家介绍,S7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吨重压的1500MPa热成型刚占比达到了25%,核心区域更采用了68%占比的高强度钢材,钢材有着超4万牛米/度的抗扭曲性能,能抵抗强烈碰撞下的较大形变。另外,S7还配备了同级独有的五层结构A柱,同时应用了本田专利的电阻焊技术,车身结构在极端碰撞下也能保持完整形态。
△东本S7是一个经历过反复验证的完全体产品
关于电池壳体,S7采用了1.2万吨一体式压铸工艺打造的铝制电池壳体,有15层720度的防护体系,在防撞、防刮、放拖底等方面能起到高效防护。
在车辆耐久性方面,东风本田着重提出了响彻行业的安全品质宣言,“S7经历了150万公里全球路试的严苛考验,还通过了5300余项整车测试的精心雕琢、经受了118次碰撞试验的锤炼”。不可否认,这是一款下成本、花时间打造的产品,是一个经历过反复验证的完全体产品。
用时间打磨的东本S7与业内的部分新能源半成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东风本田看来,“一味地追求光速交付”换来的产品并不一定长久,片面的“高产”在“时间换品质”、“本田式执念”下的耐用和可靠面前不值一提。
“品质”是东本新能源的底牌吗?
品质,在乘用车的各项指标中举足轻重,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确切地说,品质一直以来是本田系产品乃至整个日系阵营的优势,是油车时代赖以壮大和延续的重要配方。
△“品质”是东本新能源的底牌吗
在行业野蛮生长的环境下,品质难免会率先成为不少车企轻视以获取加速度的对象,和房地产行业一些“豆腐渣工程”类似,有专业人士认为,“当前的车辆品质问题已经成为了悬在不少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系统性暴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J.D.Power最新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2024)》揭示了这一现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市场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攀升至190个,较上年增加9.3个。其中,故障类问题仍为主要抱怨,设计类问题抱怨增加明显,较上一年上升了9.1个PP100,为84个PP100。
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杨涛表示,“中国市场新车发布节奏加快,研发周期不断缩短。如何在确保新车上市速度的同时,保持产品的高可靠性和耐久性,将成为未来车企需要长期平衡的挑战”。
另外,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汽车投诉量达3.94万起,环比增长28.37%,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诉量1.14万起,新能源汽车投诉最多的是车身附件及电器。
△东本欲化身“电车安全新标杆的定义者”
东风本田显然在与行业“主流”逆向而行,希望以“品质”作为S7的核心卖点,以此作为突破口,与如日中天的新势力以及势如破竹的自主厂商展开较量。当然,塑造“价值之车”、“品质之车”,化身“电车安全新标杆的定义者”也正是东风本田实现差异化造车的抓手。毕竟,在扎堆攻坚车辆显性特征“智驾”、“智舱”的行业背景下,“吃力难讨好”的品质投入或许最不易被车企选择,而避开行业内卷、另辟蹊径对东风本田来说可能也没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高端没有标准
根据东本厂方的说法,S7正在用“看不见的标准”重新定义高端。从安全、品质的塑造力来看,东本S7表现不俗。而从专属的云驰纯电W架构、前后50:50的车身配重比(偏后驱平台)、双叉臂悬架、大尺寸的塔顶横向稳定杆、61.7%的轴长比以及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和博世高级别转向机等迎合配置来看,S7在运动性能的基础上同样跻身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