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外界看来,就目前合资企业的整体态势来说,降价、调整供应商来源,调整汽车配置,甚至在看不见的位置上对品质标准进行缩减,是一个在当前阶段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样做首先肯定还是会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也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为企业真正实现了降本。但对于真正想坚持产品力,想守住自己经营了70年的好用、耐用品牌调性的本田来说,至少在S7上,还没有开始这样做。
或者说,本田很可能一直都不想这样做。
所以,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合资车企汹涌的降价浪潮,一味坚守质价底线,是否足够明智?
现在,放在东风本田,乃至于一众如东风本田这样的合资车企、甚至国产品牌面前的问题,其实都一样。
有人下了战书,如何应战,如何在不利的市场认知环境下生存下去,乃至取得好销量,是需要快速解决的。
其实,在上汽通用别克发布新君威价格之后的一个周末,一汽大众发布全新的探岳L时,就已经快速做出了反应。
在发布会现场,他们将原本全线基本在20万以上至25万元区间的定价,当场划走。提供了全新的从17万多元开始卖,最高才21万多元的全新定价。同时,还提供了5万多元的购车权益,以在事实上实现多重降价的措施。
当然,这个价格与别克、广丰的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原因其实与东风本田一样。因为在造车时,他们依然按照自身的固有成本,依托成熟的供应链,甚至既往的造车标准来设计、制造产品,从而从源头上无法降低自身的销售价格。
毕竟,不论是一汽大众,还是东风本田,目前都不存在牺牲利润,甚至亏本卖车,抢占市场的需要。
或者再直白一些来说,将价格降到10万元区间开始卖,是一场真正的赌博,放弃的肯定是品牌的口碑与定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挣扎求生与以本伤人之间的博弈。
就在上周,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就明确地表达了,目前汽车市场的“卷”的本质,就是一场看谁活到最后的战斗。
战斗的终局,是卷赢了后活下来的企业,重新划分市场范围,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而不论是身处上汽的别克,还是广汽的丰田,都有足够的资源与能力,在这场“卷生死”的博弈中,获得足够的筹码,熬死曾经对他们市场地位虎视眈眈的后来者的资本。
只是,当他们重整旧山河时,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将产品与品牌的地位,给重新托举上去呢?
而对于如东风本田、长城、乃至于奇瑞这样企业,其实已经意识到产品力、产品品质虽然在目前限制了价格的制定自由度。但在游戏进入大后期之后,将有可能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市场划分机会,市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毕竟,如果大家真的为了降价而降低品质标准,那么不出几年,反效果就会逐渐显现。而能够扛住这几年的艰难,耐住这些年困苦的品牌,将会迎来自己的酬赏。
当然,这并不表示东风本田目前什么都不用做。
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是,东风本田在最近必然会受到舆论的疯狂碾压。
更突出的观点在于,还会有人期待广汽本田的同类型产品,将会实现怎样的定价,是否会出现同挂本田标、定价大相径庭的问题。
同样的,这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一汽丰田未来会推出的,与铂智3X同类型的产品之上。
目前,摆在东风本田面前的可行的道路,大致有二。
首先,快速调整自己的销售政策,如一汽大众那样,挤出一部分利润,将产品的质价比进一步提升。毕竟,人们可以接受、选购的产品,永远是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品质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