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马自达6的发展历程。2002年诞生的初代马自达6,在日本市场名为Atenza,是马自达公司21世纪推出的最新产品,也是马自达脱离福特体系后的首款战略车型。其搭载的MZR系列发动机与前后独立悬架的组合,在当年以"驾驶者之车"的姿态横扫市场。
在中国市场,一汽马自达于2003年以技术合作方式引入该车型,并且为了配合马自达6生产,中国一汽、一汽轿车、马自达于2005年共同出资成立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随后,该车首年即创下3.2万辆销量奇迹吗,其2.3L排量结合8.6秒破百的加速性能,再加上精准的操控与独到的设计理念,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可以称之为运动轿车的破局者。
在2007年,第二代Mazda 6正式登场,随后于2009年4月引入中国市场。但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的一汽马自达,还保留了第一代车型,采用同堂销售模式,这样的销售模式在当时的国内市场绝对是独树一帜,其中,旧款车型坚守15-18万元市场,新款主攻18-24万元区间,而这种双车战略,让马自达6系列在2009年创下年销9.8万辆的巅峰纪录,甚至出现经销商加价提车的盛况,创造出当时同堂销售的商业奇迹。
到了2013年,第三代马自达ATENZA正式亮相,同年进口方式引入国内,这一代车型首次采用"魂动"设计语言,创驰蓝天技术将压缩比提升至13:1,2.5L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8%。后续到了2014年,一汽马自达宣布第三代马自达6上市,并在中国市场更名为“阿特兹”,其在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上,与进口版车型基本保持了一致。
但是,在2017年后,中国版阿特兹年销量从巅峰期的10万辆骤降至不足3万辆。尽管2020年中期改款车型通过NVH优化和配置升级试图挽回颓势,但面对凯美瑞、雅阁等竞品的全面涡轮化攻势,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坚守反而成为桎梏,最终让其成为了魂动美学的绝唱。
据统计,自2003年至2017年,马自达6在国内市场累计销量达80万辆,但遗憾的是,2021年8月,一汽马自达宣布退出中国汽车历史舞台,阿特兹也因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而停产停售。
回头再看,马自达6的离开,与自身也是有着莫大的关系。例如,对比丰田TNGA架构的快速普及,马自达6平台已服役11年未换代。当竞品纷纷搭载L2级辅助驾驶时,阿特兹仍以定速巡航作为顶配卖点。同时,其坚持"价值营销"拒绝降价,导致终端价格与宝马1系、奥迪A3产生重叠。根据2023年J.D.Power调研显示,马自达品牌认知度在中国90后群体中已跌出前20。
以2024年零售销量为例,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4.71%至75540辆,其中马自达CX-5销量最高,为75540辆;马自达3 昂克赛拉次之,为29563辆;而马自达CX-50行也、马自达EZ-6、马自达CX-30销量均不足5千辆,分别为7337辆、3462辆、2462辆,在车市中并没有太多的热度。行业人士认为,马自达在国内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与其车型迭代缓慢有关。
不过幸好的是,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变革,马自达正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据悉,马自达计划在中国投入约2000亿日元(约97.68亿人民币),未来三年内率先推出包括代号J90K和J90K-REEV在内的车型,并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正式导入全系列纯电动汽车。这样的战略调整,不仅是对燃油时代的告别,更是向智能化、环保化未来迈进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福特、丰田等传统车企也在纷纷调整战略,以适应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这使得传统车型如马自达6的退出,既是市场选择,也是企业自身革新的必然结果。
马自达6的停产,它用23年时间证明,纯粹的驾驶乐趣可以超越工具属性,成为文化符号。但面对电动车3秒破百的加速性能,以及NOA驾驶辅助系统,传统车企必须重新定义"驾驶乐趣"。马自达押注转子发动机增程技术的选择充满冒险精神,但若不能解决充电网络和智能座舱的短板,恐难复制马6的传奇。经典车型的退场不应只是怀念,更应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