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纯电版22000rpm电机+4.3秒破百,增程版1402km续航,华为800V平台充电5分钟补能200km,堪称“续航焦虑终结者”。
腾势N9:插混版680kW综合功率+7.29L馈电油耗,纯电版710kW马力暴力输出,但46.99kWh电池续航仅160km,被网友调侃“性能怪兽,续航矮子”。
空间与舒适
腾势N9:3125mm轴距+第三排6向电动调节,首次让三排乘客拥有加热座椅与超宽扶手,但二排座椅联动大床模式被吐槽“花里胡哨”。
问界M9:第三排腿部空间950mm碾压理想L9的805mm,但储物空间缩水至716L,不如理想的1191L能装。
深蓝S09:3105mm轴距+2+2+2布局,主打“30万级六座平权”,但座椅填充偏硬,长途舒适性存疑。
用户画像
1. 家庭用户:理想L9的“冰箱彩电”仍是刚需,但深蓝S09以更低价格提供同质化配置,分流中产家庭市场。
2. 科技极客:问界M9的华为生态+城市NOA成为首选,但35%用户抱怨“功能学习成本过高”。
3. 性能控:腾势N9的925匹马力+蟹行模式吸引玩车族,但251km纯电续航让“性能续航焦虑”成为新痛点。
4. 性价比党:深蓝S09的“华为智驾下放”策略收割小镇青年,但乡镇道路标线模糊导致自动泊车失效率高达41%。
2025决战三大生死线1. 技术普惠的陷阱
深蓝S09的“低价智驾”暴露行业矛盾:当激光雷达价格跌破300元/颗,算力芯片从Orin-X缩水至高通8620,用户得到的究竟是“科技平权”还是“功能阉割”?
2. 品牌溢价
腾势N9与领克900的困境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之痛:比亚迪与吉利的技术积淀难以支撑50万+定价,用户更愿为华为、理想等新势力标签付费。
3. 生态闭环
问界M9的华为全家桶(鸿蒙座舱+数字能源)虽构建护城河,但45%用户反馈“车机与手机互联频繁断连”,生态协同仍待优化。
综合以上不难发现不同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看法,对于家庭刚需首选:理想L9毕竟保有量超20万辆,售后网络完善,二手保值率35%居首。缺点是智驾系统三年未换代,高速NOA变道成功率仅72%。
对于科技尝鲜用户则必选:问界M9,搭载招牌华为ADS 2.0+鸿蒙座舱,智驾场景覆盖率99%,AR-HUD重构交互逻辑。要说缺点46.98万起售价+选装包超10万,性价比党慎入。
深蓝S09可谓众车型性价比之王,35万级唯一标配激光雷达+华为智驾,纯电续航180km满足日常通勤。缺点也显而易见品牌认知度不足,门店数量仅为理想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