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5> 问界M5驾驶> 摘要详情

问界M5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并提出“全民智驾”战略

问界M5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并提出“全民智驾”战略

摘要来自:《智驾普及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智驾公司却倒下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智驾普及轰轰烈烈,但更多的智驾公司却倒下了?》的片段: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已成功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借着好势头,纵目科技非常希望冲击IPO。2024年3月,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没有通过审核。

向上一跃,就此折翼,纵目科技也逐渐不对劲了。

首先在技术代际上遭遇了“绞杀”。众所周知,仅在2024年,行业内的智驾技术就经历了一场快速迭代。BEV+Transformer架构的思路刚刚成为共识,转念间,端到端又横空出世,搅乱了整个江湖,而如今,又在讲VLA、VLM,以及世界模型。

世界变化太快了,而因技术代际带来的市场挤压更是致命的。纵目科技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掉队了,其核心业务即泊车方案仅停留在2022年的水平,更未能及时转向高阶ADAS。那么,客户的需求无法被满足,订单也就无奈流失了。

就以问界M5为例,纵目科技曾为其提供自动泊车方案,但随着华为全栈自研方案的成熟,这块蛋糕也被快速切走了。

纵目科技不算大厂,与之陷入类似窘境的并不少。主机厂对智驾方案的要求,早就不是“能用”即可,还必须“好用”。但小厂非常缺资源,尤其是数据积累和算力支持,根本无法满足更好、更快的迭代要求。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已经不是技术护城河的深度问题了,而是资金、数据的厚度问题。

如果行业注定是这般走向,智驾小厂的命运只有解散或终被合并。

当然,积弊远非“技术迭代慢”这一条,在纵目科技身上,还有于外于内的两道枷锁,耽误了自身的有效发展。

一直以来,智驾行业是资本市场眼中的“黄金赛道”。但在近两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盈利模式不明朗,资本也逐渐回归理性。2024年港股对智驾企业盈利能力的严苛审核,直接导致纵目科技第三次IPO折戟,估值逻辑彻底崩塌。

这一声惊呼,资本迅速作鸟兽散,而像纵目科技这样的智驾小厂,又非常依赖融资输血,不然就立马“低血糖”了。你又会问了,它不也有产品在往外卖吗?至少可以保证现金流啊。

然而,小厂的商业模式一般以开发费(一次性项目收入)和License(按车辆销量分成)为主,在主机厂面前,并没有太多话语权。2024年,开打“价格战”,主机厂对成本控制非常敏感,使得智驾供应商的利润进一步压低,且账期很长。

资本无耐心,卖货不赚钱,这样的外部环境根本不利于小厂的发展。

另一个原因,则在纵目科技内部,出现了战略摇摆与失序。

2024年,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纵目科技还将资源倾注于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尝试增加触角,吸引资金入场。然而,该业务与主业技术路线差异大,市场验证不足,最终耗尽了企业最后的元气。

而在公司陷入经营困难后,管理层爆出的“黑洞”更令人瞠目结舌。据报道,纵目科技多名高管在爆雷前集体离职,并涉嫌转移88万元“保供款”。这几乎相当于背刺员工,更加剧了企业崩溃的速度。

纵目科技绝非孤例,技术迭代加速、资本泡沫破裂、商业模式失焦、内部管理混乱,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不少智驾企业的“死亡螺旋”。

行业洗牌加速:谁能活到终局?

纵目科技忽然爆雷,与众人高喊的智驾普及元年,的确格格不入。

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智驾普及并非行业繁荣的证明,而是一场“幸存者游戏”。群芳斗艳,纵然锦绣,却必然要经历“大开”到“大合”的过程,从历史的战车上滚入尘埃,残酷却有效。

在技术、资本、商业模式的三重绞杀下,车企们利用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和强大现金流,正紧紧夺回灵魂,并在智驾道路上快速崛起。

今年2月,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并提出“全民智驾”战略,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沉至10万元以下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