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已成功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借着好势头,纵目科技非常希望冲击IPO。2024年3月,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没有通过审核。
向上一跃,就此折翼,纵目科技也逐渐不对劲了。
首先在技术代际上遭遇了“绞杀”。众所周知,仅在2024年,行业内的智驾技术就经历了一场快速迭代。BEV+Transformer架构的思路刚刚成为共识,转念间,端到端又横空出世,搅乱了整个江湖,而如今,又在讲VLA、VLM,以及世界模型。
世界变化太快了,而因技术代际带来的市场挤压更是致命的。纵目科技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掉队了,其核心业务即泊车方案仅停留在2022年的水平,更未能及时转向高阶ADAS。那么,客户的需求无法被满足,订单也就无奈流失了。
就以问界M5为例,纵目科技曾为其提供自动泊车方案,但随着华为全栈自研方案的成熟,这块蛋糕也被快速切走了。
纵目科技不算大厂,与之陷入类似窘境的并不少。主机厂对智驾方案的要求,早就不是“能用”即可,还必须“好用”。但小厂非常缺资源,尤其是数据积累和算力支持,根本无法满足更好、更快的迭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