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严重的是德国市场,1-2月,特斯拉在德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70.8%,而同期德国纯电动车市场整体增长30.8%。
同时,因为马斯克的政治身份争议,特斯拉的老车主们和潜在消费者正在加速“逃离”特斯拉。
在美国本土,Edmunds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车主置换其他品牌的比例在最近几个月正在快速提升,2024年3月这一数字还在0.4%,但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首个完整执政月就飙升至1.2%,3月上半月继续攀升至1.4%,3月整月数据或将突破2%。
该平台称,1.4%的置换率已经创下了该平台自201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峰值。在一个纯电动车年销量超百万辆的汽车市场里,这样的比例已经不算低了。
在德国,据德国门户网站T-Online本月公布的对10万名德国人的最新调查,9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购买特斯拉。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前两月销量也都在下滑,1月销售6.3万辆,同比下滑11.5%;2月销售3.1万辆,同比下降49.2%,是2022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然而,如果考虑中国市场1-2月的春节假期、新款Model Y的产能切换,以及3月前三周Model Y和Model 3终端销量之和已超过4.58万辆等因素,会发现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还不算太差,甚至其是否已经切换至下滑趋势也还难以100%确认。
因此综合对比之后,马斯克最终会发现,与美国关系最微妙的中国市场反而是“最公平”的,无论中国消费者如何调侃其“一字并肩王”的身份,但在买车时,都不会将这件事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一大市场,且是去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力市场,如果马斯克还想打破特斯拉的困局,从中国市场下手或许是最有效的。即便只是为了摆脱“一字并肩王”的宿命,马斯克也应该来中国学习点“中华智慧”。
学习库克好榜样
在观察一家在中国市场业务占比较高的跨国企业时,一把手来中国市场的频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一点放在任何企业上适用,尤其是消费类行业,而在这其中苹果CEO库克绝对是来中国最勤人之一。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21年接任苹果CEO以来,库克累计访问中国的次数已经达到了17次,2020年以前每年一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没有访问中国,2022年和2023年都访问了两次,2024年3月、10月、11月一共访问了三次。
2025年3月22日,库克再次访问中国,并且行程紧凑、内容丰富,除了和国内各领域的名人、媒体,以及用户频繁互动,充分展现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中国新科技的认同,以及对中国消费者的感谢之外,库克还干了一件大事——苹果公司宣布投资7.2亿元启动第二期中国清洁能源基金。
该基金的目的是每年为中国电网新增约55万兆瓦时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是苹果努力实现2030年将其供应链过渡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
虽然投资金额不算大,但苹果以此表达了对中国新能源战略的积极响应,库克过去每次访问中国也都带着与中国发展深度捆绑的意愿表达和不涉政治的态度,而马斯克应该干的也是这个。
如果马斯克熟悉中国历史就该明白,“一字并肩王”从来没什么好下场,“懂王”也已经开始释放出对马斯克的“厌烦”,这时候该及早抽身回归商业,做金主远比做“兄弟”要来得长久。
这时候来一趟中国可能会有奇效,一方面这将对外释放出其将重心转回特斯拉的信号,消除其政治身份带来的争议;另一方面他也该来看看中国智能电动车和AI的发展现状了,守好自己的大本营避免掉队,顺便给自己留条退路,毕竟相比星链和Space X,电动车才是不需要非靠美国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