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L8> 理想L8标配> 摘要详情

理想L830 万以上车型则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

理想L830 万以上车型则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

摘要来自:《大步跨入技术平权的时代》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大步跨入技术平权的时代》的片段:

2024 年初的梦想日是比亚迪在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那场发布会上,王传福重提智能化下半场的观点,发布了璇玑架构整车智能,并宣布未来比亚迪 20 万以上车型可选装高阶智驾系统,30 万以上车型则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

目标定了,那就干吧。

为了补齐智驾短板,比亚迪自上而下,整个团队都非常拼。据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杨冬生回忆,王传福有时候半夜十一二点还会找他打电话讨论智驾的问题。

在具体研发过程中,对于比亚迪团队的拼,天神之眼 B 激光雷达的主要供应商禾赛科技也深有体会。禾赛科技向 42 号车库透露, 与比亚迪智驾团队合作下来,感觉他们「很拼很卷」,会拉着硬件和算法供应商一起协作,最大限度提升效率,加快量产落地脚步,比亚迪负责研发的领导甚至周末还在跑路测。

比亚迪的员工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变化。有负责市场工作的内部人士对 42 号车库表示,他们现在会特别强调智驾传播,同时在工作方式还会注重 AI 化办公。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比亚迪里里外外都正注入更多智能化的基因。

就是在这样一种自上而下都「很拼很卷」的工作状态中,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在仰望品牌上落地了天神之眼 A,在腾势品牌上落地了天神之眼 B,一步步验证智驾能力以及拉起智驾声量。

与此同时,比亚迪智驾团队也从几百人扩充到五千多人;组织部门则更加精简,天璇开发部、天狼开发部合二为一,整合资源加快智驾研发。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比亚迪,年销规模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万,再加上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这为比亚迪通过规模化实现智驾降本提供了最核心的支撑,同时这也是比亚迪所构筑出的铜墙铁壁般的竞争壁垒。王传福就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表示 ,智驾普及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产业化问题。

此外,不要忘了,虽然比亚迪在 2024 年之前并未像现在这样猛扑智驾,但是通过百万级的年度销量能力,比亚迪已经打造出了庞大的车队规模。

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王传福所说的比亚迪全民智驾三大底气之一,就是基于庞大的车队规模,比亚迪有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这又为比亚迪研发智驾打下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毕竟,数据可谓是如今开发端到端智驾的「一条大腿」。

因此,当王传福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说「2025 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时,就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暴风骤雨般的行动。

作为一家如今足以影响中国汽车市场走向的巨型企业,比亚迪一旦暴风骤雨般搞起「全民智驾」,那么其他企业就必须全力跟进。

如开篇所述,长安、吉利、奇瑞、零跑等自主品牌,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都在迅速跟进「全民智驾」。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一件重磅的大事。

2 月 25 日,就在焕新版 Model Y 在国内开启交付前一天,特斯拉突然大搞奇袭,开始在国内随机推送 FSD。

尽管进入国内的并不是满血版 FSD,其实际表现也并不比国内智驾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基于特斯拉的超高国民影响力,FSD 的确又掀起了一波全民对智驾的关注和讨论,并且也继续释放出了特斯拉 Model 3 / Y 的爆款潜力。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企业必须接着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特斯拉带来的新一波冲击。

由此,一个越发波澜壮阔的现实是 ,进入 2025 年后,在比亚迪的推动和特斯拉的冲击下,智驾平权的浪潮正既主动、也被动的愈发汹涌澎湃。

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提出「全民智驾」,其实也是精准契合到了智驾市场发展的节奏。

一方面,智驾在经过了自特斯拉开始的长达 10 年的市场教育之后,虽然经过了无数的非议和质疑,但到 2024 年时已是深入人心。根据乘联分会统计的数据,在 2024 年,新能源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的智驾功能装车率已经达到了 67.8%。

另一方面,华为、地平线、Momenta、卓驭、禾赛等一大批优质的软硬件智驾国产供应商崛起,为车企降低智驾研发门槛和成本打下了基本盘。

不过,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大势之下,智驾市场也有很大的问题,而这问题恰恰就是比亚迪的机会。

在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之前,智驾,特别是有可用性的城市高阶智驾基本是 20 万以上车型的特供,并且在 20 万车型中,用户大部分时候还需要再多花一部分钱去选配智驾包,或者直接买高配版本车型。

而来自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的数据显示, 20 万以下市场在 2024 年占了整个市场的大约 70%。尽管占比更大,但这部分市场距离高阶智驾却更远。华为终端 BG 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甚至还曾在 2024 年初对 42 号车库表示,15 万的车「绝无可能」搭载城市智驾。

需要注意的是,在 2024 年,智驾平权其实已经初露端倪。这一年,卓驭的成行平台推出 7 V + 100 TOPS 的智驾方案,可以做到城区领航,而给到主机厂的硬件成本只要 7,000 元;小鹏上市了 MONA M03,挑起了 10-20 万级市场对智驾的强烈关注;广汽埃安发布埃安 RT,将激光雷达车型打到了历史性的 15 万级。

然而,这些企业的动作虽然极具开创性,但限于体量、声量等种种原因,还不足以带动其所处细分市场的变革。因此,对于在 20 万以下市场有着极强统治力的比亚迪来说,显然仍有大把后发先至的机会。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七八万的海鸥都会有了高阶智驾,比亚迪显然远远超额完成梦想日上定下的「20 万以上车型可选装高阶智驾系统,30 万以上车型全面标配高阶智驾系统」目标。

而智驾市场经过了特斯拉、蔚小理、华为、地平线、卓驭等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协同培育下,也终于在比亚迪的推动下,掀起了平权的狂潮。

「全民智驾」的王牌打出后,如开篇所述,虽然有余承东和魏建军这样听起来有些吹逆风的发言,但用户、资本市场的反馈还是很积极的。产业链人士也非常兴奋,禾赛科技相关人士对 42 号车库表示,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上升,搭载到越来越多 15 万级、甚至 10 万级的大众化车型上,助力智驾平权,对行业来说是个喜讯,证明市场正在持续扩大。

「全民智驾」刚起步,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声音,但就像《哪吒 2》导演饺子在一次采访中说的那样: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先出来。

请继续对时代保持想象力

套用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的一句话,「2025 年,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年份,一出已长达十年的智驾发展大戏将在这一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事实上,这一轮的技术平权也以「全民智驾」为节点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2017 年底,搭载了大陆集团空气悬架的第一代蔚来 ES8 上市,这是国产品牌首次将空悬的价格门槛从六七十万打到了四十多万的价格段。自此,国产品牌敢于掀桌子的勇气和魄力初露锋芒。

2021 年,第一代极氪 001 和岚图 FREE 上市。相同的是,二者都将空悬的价格门槛打进了四十万以内;不同的是,前者的空悬来自大陆集团,而后者的悬架则来自国产供应商孔辉科技。

2022 年,全系标配空悬的理想 L9 上市,并一举成为爆款。虽然理想 L9 是一款 45 万级的车型,并未助力空悬的价格门槛进一步下探,但却凭借强大的品牌声势和爆款销量,一举带起了孔辉科技这个如今的国产空悬供应商龙头。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