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电动”概念已然脱敏。从技术层面深入剖析,在“三电”,即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各大车企的技术参数与性能表现已逐渐趋同,难以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以动力电池为例,尽管不同车企宣称采用了不同技术,但在实际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差距愈发微小。就拿市场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型来说,在相同价位区间内,续航里程大多集中在400-600公里,充电时间也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好比在考试中,大家的成绩都在88分和92分之间徘徊,很难凭借这几分的差距来评判谁更优秀。
对于汽车营销人士而言,继续围绕“三电”做文章,已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缺乏足够的噱头来推动产品销售。相较之下,“智能”领域则充满了无限可能。目前,车辆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从刚及格的60分到表现优异的90分的巨大差距。今年以来,智能领域的热度更是被多家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Manus等智能系统进一步点燃,在消费者认知中炸了一波。
以DeepSeek来看,自2025年2月8日至10日短短三天内,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近20家车企宣布在智能座舱或AI运营领域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这一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使得大家对车辆智能化的关注度达到了新的高度。DeepSeek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强大的算法和框架逻辑。它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来实现对文本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算力利用和算法优化方面,DeepSeek也能为车企带来诸多益处。其采用的稀疏激活混合专家(MoE)架构、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机制、低精度训练(FP8)策略等创新方案,不仅提升了模型的性能,还降低了训练和推理成本。这意味着在同等算力下,车辆可以实现更多智驾功能,甚至通过中算力芯片实现城市NOA功能,助力高阶智驾功能向10-20万元价格带车型下沉,从而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
对照理想汽车本身来看,其凭借增程赛道在新势力竞争中迅速成为头部阵营。然而随着新能源大电混时代到来,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如领克900,极氪9X,零跑C11增程,以及腾势N9等车型,这些综合续航均在千公里以上,甚至有的车型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这使得理想汽车的增程优势不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