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阶段,三家销量此消彼长,但总体差距并不明显,并且他们均面临着相同的处境:不赚钱。大家都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只不过是亏得多和亏得少的差别。
不过,十年时间,故事出现了转折点,三位昔日战友渐行渐远,交出了不一样的答卷。行业有云,财报的速度,见证着成绩的好坏。
而“蔚小理”也精准的验证了该话术。3月14日,理想发布2024年财报。小鹏和蔚来,分别定于3月18日、21日盘后发布2024财报。
当下,理想的领先,几乎是全面性地压制。去年,理想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其中,车辆销售收入为1385亿元,同比增加15.2%;净利为80亿元,连续9个季度实现盈利,盈利水平持续提升。此外,理想汽车2024年交付量达50万辆,较2023年增长33.1%,继续坐稳新势力冠军。
不过,理想也并不能做到完全“高枕无忧”。当下,由其打造的“增程+冰箱彩电”护城河正在瓦解。数据显示,2024年,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8%飙升至15%,但理想的市场份额却从62%跌至48%。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平替”产品。
“增程遭围攻,纯电也未能后发制人。”去年MEGA销量扑街,让理想汽车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因设计争议、55.98万元的定价策略及市场接受度不足,理想MEGA订单远未达预期。可以说,这些年来,理想完全是靠着“增程”一条腿在疯狂奔跑,而纯电能否续上“高光”,仍是一道待答题。
不过,如今的小鹏,正从ICU病房挣扎起身,上演着绝地反击。
2025开年,理想发布的新势力销量第1周榜单上,登顶的是小鹏,一举终结了理想连续36周的新势力销冠记录。今年1月到2月,小鹏已经累计交付新车6.08万辆,同比增长375%,稳稳占据着国内新造车品牌头把交椅。
小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策略的调整,推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MONA M03和P7+,凭借“技术平权+精准卡位”的组合拳打开增量市场,这两款车型销量大幅增加,成为推动整体交付量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