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 小米SU7体验> 摘要详情

小米SU7工业旅游还可以提供与传统旅游不同的体验

小米SU7工业旅游还可以提供与传统旅游不同的体验

摘要来自:《千人疯抢参观资格!小米们让工厂成工业旅游胜地,有何阳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千人疯抢参观资格!小米们让工厂成工业旅游胜地,有何阳谋?》的片段:

参观汽车工厂,可以接触先进汽车技术,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工业旅游还可以提供与传统旅游不同的体验,集知识获取、趣味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更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比如蔚来、小米等智能制造工厂会提供免费的科普教育,讲解从零件到整车的生产全过程,还提供模拟装配体验。

图源:小米汽车

不过,对于新兴智能工厂的旅游开发利用,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小米汽车工厂在内的多家智能制造工厂都存在参观名额一席难求的情况,还有一些工厂根本不接待个人参观者。

好在这种情况很快将得到改善。不久前发布的《北京市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未来将组建智能工厂开放共同体,打破企业各自为政的状态。同时,鼓励企业培养或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探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

在今年春节,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唐建国在推介春节专场工业旅游特色点位时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北京重点布局的高精尖产业,参观智能工厂正在成为公众认同汽车品牌、感受汽车文化的新潮流。

一方是观众喜闻乐见,一方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难怪工业旅游可以从“小众”走向“大众”。

开放工厂,一场秀技术实力的营销阳谋

用户在哪,线索就在哪。

在传统4S店告别“躺赢”的背景下,品牌急需寻找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的新场景,传统广告效果甚微,迫使企业寻找更具穿透力的沟通方式,而邀请消费者参观工厂,就是一场低成本且高收益的营销动作。

其实开放工厂并不是一件稀事,在快消品领域,参观工厂已经成为了品牌固定的营销活动之一。

在安徽滁州,元气森林工厂专门设置了沉浸式参观体验区。游客可以看到高速运转的饮料生产线,听解说员讲述“0糖0脂0卡"的研发理念,最后还能自己投币抓饮料。

综艺节目《种地吧》的主角团“十个勤天"集体探访元气森林工厂,带动一大批粉丝前来参观打卡,复刻同款体验,不仅让工厂游热度攀升,也为品牌带来了更多关注。

图源:元气森林

君乐宝的工厂旅游项目更是直接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景区,并迅速发展为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科技研发、乳品加工,供应销售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简单来说,在2025年的今天,品牌与消费者的对话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想把技术实力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事件,最佳的方式早已不是那一条条感动自己的TVC,而是像雷军一样,在小米汽车工厂躺在地板上的“摆拍”,看似随意的场景实则精心设计,通过展现工厂日常,消解科技企业的冰冷形象。

当消费者目睹数万平方米车间仅需百余名工人、机械臂精度达0.01毫米时,技术参数不再抽象,而是转化为具象的品质承诺。

图源:小米汽车

当然,最终的效果不言而喻。雷军在微博表示,小米SU7车主中,30%未试驾便直接下单,这30%的车主完全就是出于信任以及对小米的文化认同。可以看到,当前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关注正从“产品功能”转向“文化认同”,而工厂旅游的本质,正是车企将“硬核制造力”转化为“品牌感染力”的一场变革。

在过去,品牌是信息的垄断者,消费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这种方式与其说是沟通,不如说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消费者身上;而在工厂游场景下,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技术知情权”,形成平等对话。好处是,这种转变倒逼车企提升透明度,消费者成为生产流程的“见证者”,企业就不得不将质量控制从后台移至前台,形成新型监督机制。

未来的工厂,是生产基地,更是品牌展厅。表面是展示智能制造实力,实则是争夺用户心智的贴身肉搏,这便是企业的营销“阳谋”。

当传统广告失去魔力,工厂的透明化与体验化,恰恰满足了人们对‘真实’的渴望。然而,热潮之下,如何平衡参观体验与生产效率?如何在开放中守护核心技术?这些问题,将成为车企下一阶段必须面对的考题。

车企品牌战:用技术赢市场,用文化留人心

近两年,汽车同质化愈发严重,在技术参数趋同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卷向“文化附加值”。文化附加值,讲通俗点,就是情绪价值。而汽车工厂开放就是“文化附加值”的具现化,特斯拉通过工厂塑造“极客精神”社群,理想汽车以亲子科普活动绑定家庭用户,都是在强调情绪价值。

不过,参观工厂只是汽车提供情绪价值中的其中一项。

除了开放工厂外,诸如雷军躬身为首批车主开车门、蔚来上门帮做饭等,也都是文化附加值的体现。毕竟当大家的车都差不多,但买小米有万亿总裁化身“专属司机”陪业主试驾,那确实值得考虑考虑。

 图源:小红书

在罗兰贝格的一份对中国市场Z世代年轻群体用户旅程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汽车消费决策过程中,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为我而生”、“产品为我定制”、“服务为我所设”或“文化有我融入”等方面情感认同,呈现情绪价值驱动的购买决策行为。

同时,大多数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表明,消费者有意愿为更好的服务体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而支付额外的产品溢价。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