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伴随着新能源浪潮,造车新势力品牌淘汰赛加剧。几年前造车新势力品牌扎堆现象,恐怕已成绝唱。同时,随着市场内卷,我们曾经熟悉的品牌也因为各种问题渐渐淡出。比如前两年的威马、爱驰、天际,去年的高合、极越,今年命悬一线的哪吒,这些缺乏后劲的品牌,曾经也是风光一时。不过,在成长的路上难免遇到种种羁绊。当烧光大把的钱后,眼前的销量不足以给品牌输血,车企休克自然在所难免。
从目前来看,在造车新势力车企中即使处于头部的“蔚小理”也有很多烦心事,严格意义上说一些车企至今没有上岸。从今年3月份销量数据来看,零跑销量超3.7万辆,理想销量超3.6万辆,小鹏销量超3.3万辆,算是销量比较稳定的新势力车企了。
不过,再看一些头部造车新势力车企最新财报,就能感受到它们处境的严峻。比如目前只有理想、零跑在2024年实现盈利,而小鹏尽管去年下半年销量有所好转,但2024年全年净仍亏损57.9亿元。同时,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蔚来2024年全年净亏损高达224亿元。
尽管旗下有蔚来、乐道、萤火虫等三个品牌加持,但蔚来销量仍不乐观,今年3月份销量仅1.5万辆,远远落后于理想、小鹏及零跑。也正因为销量差,去年上市不久的乐道品牌日前走马换帅,首任总裁艾铁成下课。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乐道能有好的表现,从而实现市场翻盘。
造车进入分水岭
不得不说,造车新势力自上场以来一直备受行业关注,从前面谈到的威马、爱驰、天际、高合、哪吒等在大浪淘沙中退场的品牌,到一直处于头部的“蔚小理”,再到后来居上的零跑汽车。可以说,造车新势力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给行业留下不少谈资。
当一些造车新势力车企退出后,市场留给其它品牌的机会就多吗?从目前来看,当前新能源市场出现新格局,坚持下来的造车新势力压力依然不小。
首先,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市场。在比亚迪一骑绝尘之后,各车企推出的高端及中高端新能源品牌,逐渐成为新能源市场销量“吞金兽”。比如长安推出的阿维塔、深蓝、启源品牌,吉利推出的极氪、银河,奇瑞推出的iCAR,东风推出的岚图,上汽推出的智己等。同时各车企主品牌中也有相应的新能源车型,逐渐成为新能源销量重要贡献者。
其次,随着在智能化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进入,在新能源市场更是掀起新的“圈地运动”。从华为全力打造“界字辈”品牌,抢占高端新能源市场,到小米推出SU7短短几个月便实现月销量近3万辆,都能感受到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紧迫性。在市场如此内卷之下,如果说前几年还能给造车新势力车企试错机会的话,那么如今市场格局已然明朗,落后太多者被淘汰出局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车壹圈》看来:恒大造车的退场,只是造车新势力进军新能源赛道的一个缩影。或者严格地说,它还没有达到某些造车新势力的高度,尚不能称之为“造车新势力”。因为不论之前的威马还是后面的哪吒、高合等,都有一定销量支撑,比恒大汽车强得太多了。而恒大汽车只能说是凋谢于襁褓与温室里,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