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红旗的车型上,座舱可以理解驾驶者的表情,智驾可以判断驾驶者的意图,动力系统和底盘系统协同出击,就像给每一个用户都配上了副驾、司机、保镖和助理。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红旗
“一辆车的价值不会全在配置表里,汽车不等同于消费电子产品,它关乎个人的安全乃至家庭的幸福。”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红旗除了像大部分车企一样强调自己的智能化能力外,最大的不同恐怕还是对安全的强调。
最近几天,某网红品牌智驾事故导致的争议甚嚣尘上,关于智驾安全的讨论再次成为行业热门话题。
基于几十年的国宾车制造历史,安全早已成为刻进红旗基因里的东西。如今到了智能转型阶段,红旗一方面与时俱进补上了智能短板,但另一方面依然没有放弃对安全的坚守。
比如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周时莹曾经强调,红旗的司南智驾在硬件上配备了传感、定位、通信、供电、转向和制动六重冗余系统。而在算法上,它们则推出了安全兜底策略,对模型运行的状态进行了实时的监控,并且还能基于安全交规、导航等评价参数的推理机制,在6条规划轨迹中快速仲裁出一个最合理的路径,进一步提升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为与众不同的,红旗还在行业中罕见地提出了一个“防误用”安全的概念。
在当下的车型设计中,许多实体按钮都已经平面化,这样的设计虽然简洁明了但也会有误触风险,严重的情况下这种误操作会产生非常大的危险。而红旗的“防误用”就是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产品线CEO冯彪
据据中国一汽红旗品牌产品线CEO冯彪介绍,在红旗产品的测试阶段,工程师与实验员不仅会对产品功能进行常规操作验证,还会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评估人机交互的易用性、人体工程学设计等细节。并且基于一些数据优化软硬件设计,确保即使在误操作情况下,系统仍能守住安全底线,避免事故发生。
甚至为了进一步保障用户的权益,红旗还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联合推出“红旗智驾保障服务”。这不仅是汽车央企的首个智能驾驶保障服务项目,更是红旗作为“国车”对用户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