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控制系统摘要> 摘要详情

小米SU7控制系统-动力-加油

小米SU7控制系统_动力_加油

摘要来自:《欧美日新能源集体反水,所以小米SU7怎么办?》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欧美日新能源集体反水,所以小米SU7怎么办?》的片段:

然后,话语权。之前的燃油车时代,销量排全球前十的车企几乎掌握了汽车行业的话语权。专利壁垒、标准门槛成了很多新品牌难以逾越的鸿沟,想想中国汽车品牌刚起步时举步维艰就知道。发动机、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这些核心零部件无一不被卡脖子。这就好像几个庄家看着新来的小弟,听话了给口汤喝,看不顺眼就直接走人。打什么牌,庄家之间也得都玩得起才行,比如日本提出的氢能源,打算自己吃肉,欧美车企就选择集体不跟,而日本自己也没有发展起来,只能处于半放弃状态。如今新能源时代,中国不仅建立了完整强悍的产业链,更是打响品牌不断增加电车出口数量,甚至直接卖到这些跨国车企家门口,打起擂台,关键买的人还真不少,你说他们能不焦虑吗?

这让我想起大概二十年前,中国汽车行业决定在汽车动力能源上走一条新路线,外国车企轮番来中国游说。日系主张油电混动,欧系主张高效柴油机,都想把中国市场以后牢牢捏在手里,中国最后谁都没听,选择了一条正确且困难的路,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欧美日车企一看,都等着看笑话,没想到中国居然搞成了。这次庄家们再次选择不跟,但情况和氢能源完全不同,全球的电车严重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以前闭眼睛从中国市场吃肉,现在翻过来了,他们也担心之前对待“新来小弟”那一套被用在自己身上。眼看话语权即将丢失,那就只能反水掀桌子了。

电车是不是不能买了?

换个说法,跨国车企提出不搞新能源,是不是代表新能源的技术路径有问题?当然不是。当初欧美最早提出电动化战略时,是经过长时间大量验证的,方向没有问题。现在对比一下同价格的电车和油车,加速更快,智能化更高,设计更自由,能耗更低。中国的电车已经从之前的政策驱动转变成了技术驱动。多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形成了庞大的用户市场、完整的闭环产业链、领先的专利技术,这么说,即便是外国车企选择集体不跟,中国新能源产业也能自己玩下去。

这些反水车企利益为先,玩不过就耍无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还要什么脸。都是老油条,难道他们不知道汽车行业的趋势吗?嘴上喊着不要不要,实际上,和中国新能源供应链谈合作,买股权收企业,尤其是看到现成的,眼里直放光,比如大众和小鹏,奥迪和智己。所以,欧美日车企内部联盟正在瓦解。打脸,只是时间问题。

氢能源是不是趋势?

既然聊到氢能源,再加前阵子山东高速对氢能源汽车免费,关于氢能源的话题再次被热议。氢能源的核心技术是燃料电池,名字虽然有“燃料”,但实际上整个过程没有燃烧,也没有多少热能损失,就是用氢气和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用来驱动电机。原理很简单,听起来也不错,二十年前实验室就搞成了,北京当时还有两台燃料电池大巴在801线路运行,很多人都坐过,但为何二十年后还未普及?首先,氢元素虽然大量存在,但高纯度氢气制取目前只能依靠电解水或者化工厂四次提纯,成本高居不下;其次运氢是个难题,几十吨的槽车只能运送几百公斤的氢气;然后,加氢站成本远高于加油站;最后,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太高,国内目前最便宜的燃料电池车也得70万,同类型的电车只需要15万,消费者不会买单。所以,氢燃料电池技术至少二十年内无法普及。即便是氢能源喊了多年的日本车企,到现在也没形成规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