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ID.4 X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ID.4 X动力

ID.4 X动力

摘要来自:《电池观察| 新风口来了:船用电池,这次国家要让安全标准走》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电池观察| 新风口来了:船用电池,这次国家要让安全标准走》的片段:

2023年6月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了《电池动力船舶检查指南(2023版)》;2023年3月28日,中国船级社(CCS)发布了《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2023),于2023年6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两个规范都涉及到了电动船舶的消防安全。

实现换道先行,我国电动船舶开足马力

过去的十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销量连续8年问鼎全球,实现了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双碳”目标下,交通领域的碳减排举足轻重。由于全球超过90%的国际贸易货物量都通过海运完成,继汽车之后,船舶作为第二大碳排放领域,电动化成为航运脱碳重要途径。

据行业预测,到2027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10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0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蓝海,各国自然也无法视若无睹。

事实上,不光是我国,挪威、德国、美国等国家在锂电池技术逐步成熟之后,逐渐开启了电动船舶的研发和应用。其中,挪威也成为当下全球运营大型电动船舶数量最多的国家。

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球电动船舶数量明显提升,2022年全球绿色船舶保有量突破1000艘,其中电动船舶586艘,占比约56%。

虽说我国电动船舶起步晚于西方国家,但“后发制人”,经过10多年研发深耕,我国电动船舶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产业整体实力已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并在部分关键领域达到“领跑”。

目前,我国电动船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内湖、内河、岛屿以及近海港口等,应用船型以客船、小型邮轮、公务船、港务船等为主。

动力电池方面,CCS已向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数十家电池企业发放了锂电池相关产品型式认可证书,覆盖电芯、模组、BMS和电池包。

政策方面,2022年9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公布的《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称,加快发展电池动力船舶。

2022年4月,福建省财政厅还印发了《2022年福建省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对该省电动船舶电池动力推进系统按交付价格的20%给予补助,单套设备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政策、行业齐发力,借助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未来我国电动船舶也将实现换道先行,领先全球。

 

新能源汽车的“前车之鉴”,船舶电池安全放首位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续驶里程之外,用户最为关注的就是电池安全。

自新能源汽车推广以来,每年的“车辆自燃”总会成为大街小巷的热议话题,因此而引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让部分大众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质疑。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的数据:共计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灾平均(8.8%)增幅。即平均每日超7例火灾。

在已查明的起火原因中,超一半源于电池问题。而动力电池的主要问题在于热失控。也就是说,当动力电池系统发生故障,电池内部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扩散,当温度达到临界值,便会引发电池包的燃烧或爆炸,进而导致整车的起火与爆燃。

血的教训摆在行业面前,企业在研发更安全的电池技术的同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的电池标准。

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等,对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提出了具体安全要求,也提出了“5分钟提前预警”,为人员提供逃生时间。

因为有新能源汽车的前车之鉴,电动船舶从发展起就将电池安全放在首位,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

《电池动力船舶检查指南(2023版)》针对电池船舶在船舶证书文书、动力管理、消防安全、充电管理、船员操作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进行了阐述,是国内首部电池动力船舶检查指南。

消防安全方面,文件指出动力电池舱应安装认可型的固定式自动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在检查时要将耐热和结构性分隔检查要点、通风系统、探火和报警置于重中之重。

《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2023)是在《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2019)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实船案例修订完善而成,并明确提出了蓄电池包火灾防控装置的相关内容以及对船舶应用的箱式电源等的补充规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