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蔚来EC7上市摘要> 摘要详情

蔚来EC7上市

蔚来EC7上市

摘要来自:《【汽车人】充电桩运营生意,为何赚钱难?》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汽车人】充电桩运营生意,为何赚钱难?》的片段:

截至2022年12月,充电桩数量在4万根以上的运营商,有11家。其中,特来电36.3万根、星星充电34.3万根、云快充25.9万根、国家电网19.6万根、小桔充电9.4万根、蔚景云7.3万根、深圳车电网6.9万根、南方电网6.1万根、万城万充4.8万根、汇充电4.6万根、依威能源4.2万根。


这11家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为88.7%,而前5名市占率为67%,前15名的市占率达到94%。市场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充电桩的运营市场不容易赚钱,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也不用去翻众多运营企业的财报,就说运营商里面规模最大的特来电,打算从特锐德里面分拆出来上市,从2017年拆到2023年1月,特锐德董秘的回答充满魔幻主义,“特来电上市进度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这套话术,能连用5年。反过来,如果特来电是赚钱的,岂能如此尴尬。头部当到这个份儿上,也只有充电桩这个行当了。


事实也如此,特来电2019-2022年分别亏损1.65亿元、2.69亿元、1.35亿元、0.8亿元,总体上亏损是收窄的,但仍未能转成盈利。



至于原因,也有点老生常谈。作为重资产生意,考虑桩、土地租金、人力、维修,直流桩行业平均成本高达10万元(交流桩略低一点)。


而25个大中城市中,有22个的单根公用桩平均利用率不足10%。据说达到15%,才有盈利可能,就这还在喊降低车桩比。


充电桩的盈利模式目前就两样:电费差价+服务费。这几年,几家头部为了争夺份额,以补贴、优惠等措施揽客,试图固化消费习惯,让这几年的收入更难看。


新能源车行业性亏损,充电桩也亏,可谓“卧龙凤雏”。我们希望这是在市场战略转换过程中必须要付的代价。


不过,这两年直流桩的功率越来越大,从65kW已经爬到300kW,最高到480kW。效率提升了,单位时间销售额提升、客户体验提升,翻台率也提升。赚钱的前景,开始变得可以期待起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居前的充电桩企业不需要补贴就能过活。当然,隐性补贴(土地和资金)仍然存在。现在从普遍赔钱,已经过渡到地理位置好、客流好的充电站开始赚钱,一线城市核心区的一些充电站,一年回本,差一点的两年回本。而高速充电站,利润向来不错。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