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SCALA驾驶

易车知识库 SCALA
进入知识库

UCAR汽车网站

关注

与外观造型上的幅度相同,小改款 Scala 驾驶座舱看过去会发现,整体陈设布局采用的是相仿格局,这一点从中控样式、手套箱上缘线条走势轻易能看出端倪,但虽然是相同格局,整体视觉效果却是相当不同,除了在小细节处的变化之外,最关键的,还是饰材用料上的变化与巧思,在视觉、触觉等感官上做出差异来。

原厂在小改款 Scala 上导入了名为 Suedia 的材质,这种材质触觉上质感就如同麂皮一般,在前台总成、车门内侧饰板等处都大量运用,不但大幅降低塑料感,视觉上也更突显层次丰富,搭配 10.25 吋数位仪表、8.25 吋触控荧幕,驾驶座舱质感提升不在话下;Suedia 材质也同样运用在座椅设计上,与真皮混搭并加上橘色滚边车缝线,增添了些许运动感。

10.25 吋数位仪表与 8.25 吋触控荧幕的组合,猛一看似乎与小改款前相同,但实际上触控荧幕尺寸略为有所增加,从原先的 8 吋来到 8.25 吋,最重要的是车载系统也一样「小改款」,从原先的 MIB3 升级到 MIB3 GP;多功能方向盘也有调整,换上 HOD 电容感应式版本,同时中空台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加入了风量调整按钮,一改原先小改款前需要透过中控荧幕调整的作法,这也更贴近传统操作界面的习性。

斯柯达特别沟通了中控台下缘的手机无线充电板,以及车内所配置的 Type C 插孔,因为充电功率都进行了提升,手机无线充电板充电功率来到 5W,而靠副驾驶座侧的 Type C 插孔则为 45W,根据了解,Scala 车上共计有 5 个 Type C 插孔,包含前座 2 个、后座 2 个,以及车内后视镜下缘 1 个,除后视镜上插孔维持 15W 之外,其余都已经提升到 45W。

在介绍产品特点时,另外积极沟通的,就是倒车影像服务内容,在倒车显影状态下,系统提供数种不同的影像辅助功能,包含了垂直停车模式、能更精准掌握车辆后方障碍物的距离控制模式,可显示停车范围的平行停车模式,有助于判断后方人车状态的倒车监控模式等。

至于先进主动安全配备部分,小改款后的 EYE 智能驾驶辅助科技新增有 Crew Protect Assist 前座乘员防护系统、Drive Alert 疲劳驾驶警⽰系统,再加上原先版本就有的 ACC 主动式定速跟车、Front Assist 前方辅助、AEB 行驶中紧急刹车、Lane Assist 车道维持及偏移警示、Side Assist 车侧盲点警示等功能,让驾驶辅助与安全防护能够更进一步。

在小改款后升级的 Crew Protect Assist 前座乘员防护系统,主要功能是主动保护前排座椅乘员,在发⽣碰撞时系统能确保驾驶⼈、前排乘客周围的空间,并且自动束紧前安全带、关闭侧⾯电动窗并留下 55mm 的窗户开⼝, 车辆如配备前方雷达 (Front Assist 前⽅辅助系统) 的情况,前座乘员防护系统可以得以预测危机情况可能性,为更多潜在情况预做准备。

斯柯达 一向在空间运用设计上有着出色成果,Scala 后排座椅空间相当出色,以身高 164 的人为比例,头部与膝部空间都相当充裕。车尾行李厢基础容积为 467 公升,并且可扩充至 1,410 公升。

不过,因为试驾环境之故,倒是没有特别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科技来进行体验,因为车流量也不高,所以包含车侧盲点、后方车流、疲劳驾驶等警示系统,也都没有机会派上用场了。

以实用顺畅为主诉,搭配欧系的扎实特点

动力系统配置上,小改款 Scala 其实与改款前并无二异,同样都是 1.0 升与 1.5 升两种排气量设定,不过直列 3 缸的 1.0 TSI 动力数据有所调整,最大马力从原先 110 匹提升到 115 匹,而扭矩虽然维持 200牛.米,但输出区间却是从引擎转速 2,000 转延伸至 3,500 转。至于此次试驾的直列 4 缸 1.5 TSI动力数据维持着马力 150 匹与扭矩 250牛.米输出表现,全车系搭配 7 速 DSG 双离合器变速系统。

主要是丘陵地形,起伏大且地势陡峭,意味着很多的上下坡路段,甚至很多坡道还相当陡峭,这考验着车辆的扭矩输出,所幸提供试驾的 1.5 TSI 车款,都另行选配了全景式玻璃车顶与驾驭乐趣套件,驾驭乐趣套件内容包含有驾驶座电动调整座椅、驾驶模式选择,以及方向盘换档拨片,后两者在上下坡的驾驶环境中,就提供了不小的便利性。

主要是因为豪华菁英版动力虽然是 Scala 车系中最大者,但绝对称不上「大动力」,与变速箱的搭配也还是以顺畅为主,面临一些比较陡峭的坡道,适时降档来拉高转速以获得更多扭矩输出,会让整体行进更为顺畅,在一些长下坡路段降低档位以引擎刹车搭配刹车系统,同样也让行车顺畅性提升。也可以将驾驶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换档时机会往后延,意味着动力有了更多延展性。

整体来说,Scala 动力数据虽然并没有多惊艷或是能够傲视群雄,但对于日常使用却是相当适足,简单说就是「够用」,在持续高低起伏上坡下坡的蜿蜒用车环境中,对 Scala 底盘设定也是很好的表现舞台,面临很多下坡较急的弯道,欧系应有的底盘扎实度展现而出,不算是轻快的调性,但稳定性却是不在话下,并且在舒适表现上也有颇不错的成效。

Scala 底盘设定其实也符合着动力配置,以更适于日常生活使用的产品初衷,在动力输出上采用适足规划,底盘调性也是偏近于舒适性的中规中矩,更简单的说,就是很轻易就能上手与习惯,同时对与家庭用车的消费族群来说,在行进间的舒适性就更能满足需求,同步兼顾一定的操控实力。

总和来说,Scala 在此次小改款工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其实集中在便利性与舒适性提升,车载系统进行升急,驾驶座舱的界面在熟悉中也有进步,赋予更多数位化体验之际,也兼顾实用需求而并非一味转往数字化设计,在电动车引领整个车坛发展的节奏中,斯柯达还是很恰当地掌握其中均衡性,同时也逐步在集团中展现自己的专属魅力,当然,在品牌大改款的产品中,更能体现到这样的发展方针。

展开查看更多

EV世纪

关注

2022年,法雷奥集团制定了Move Up战略,确定了四个产品战略方向,包括加速电动化、加速高级驾驶辅助、重塑舱内体验,以及全域智能照明。为了契合全球特别是中国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软件定义的趋势,近三年中,法雷奥在中国开设并扩建了多个研发中心。在深圳、武汉、南京、上海、常熟等地,进行了多项关于电动化、智能化、智能照明等方面的新技术研发投资。前不久,法雷奥在湖北荆州开设了首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测试场。

“电动化、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这三个浪潮,叠加中国市场的变革,让创新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优先级最高、最重大的挑战”,周松说。

271421474123b7e8b93540.jpg

法雷奥多种传感器及舱内控制单元

在电动化领域,法雷奥在过去18个月中拿到的订单,60%以上都是新能源相关的。在智能化领域,全球每年的新车中有三分之一装配了有法雷奥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2023年该集团订单总额达到了349亿欧元,其中高级驾驶辅助业务的配套销售额同比增长18%。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随着硬件越来越少,软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法雷奥现在交付给客户的产品中三分之二以上都带有嵌入式软件。

创新帮助主机厂降低成本

中国市场不仅引领电动化、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而且发展速度极快,过去一两年的市场竞争环境又急剧恶化,价格战压力巨大,主机厂纷纷降价,压力也传导给供应商。周松说,最重要的降低成本的武器就是创新。

比如,通过系统化的创新提升软件在硬件里的系统运行效率,可以使硬件的成本大幅下降。他以法雷奥智能安全360系统为例。相比较原有的系统而言,法雷奥360系统可以为入门级车型提供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让车型能够达到NCAP五星级以上的安全评级,相比没有创新之前,法雷奥给客户带来的系统成本的降低超过30%。

法雷奥智能安全360是全新的一站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具备易集成、高性价比和可扩展的优势,汇集了L2/L2+ ADAS功能,使主机厂客户能够为其入门级车型提供安全和泊车辅助功能,还降低了对车辆架构和成本的影响。搭载该系统的smart精灵#3车型在欧洲Euro NCAP汽车安全评级中获得了五星安全评级。

智能前置摄像头是该系统的核心,前置摄像头可与超声波传感器和雷达连接,作为中央计算机使用。由于不同类型的安全和ADAS传感器集成到基于前置摄像头的架构中,这种可扩展的方法使得主机厂能够通过取消单独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来优化成本和效率。

27142251db09b407093720.jpg

法雷奥电驱系统及热管理系统

在全球,特别是在有成本竞争力的国家开展平台化开发,以及通过软件来提高研发效率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法雷奥在中国有4500名研发人员,其中超过1000名是软件人员。这4500名研发人员,越来越多的参与平台化的开发工作,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

此外,法雷奥内部的业务整合(动力总成和热管理两个事业部合二为一),不仅使自身组织更加轻便、灵活、高效,也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系统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同样有助于降低成本。

创新带给终端用户个性化体验

创新还可以帮助主机厂满足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法雷奥为极氪007车型提供的创新的前面板,配备了法雷奥15毫米的Thinbilite超薄双功能照明模块和两个包含1711颗高功率LED的数字化面板,可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照明体验,用户可以自己写文字或图案,比如写生日快乐,展示在车辆前面板上。还有车内动态氛围灯,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有无穷多的颜色,随着旋律变化的动态效果等。

QQ截图20240513145930.jpg

顾剑民说,以往要满足终端消费者的定制化需求比较难,但现在通过各种创新技术可以实现。车灯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热管理、座舱的舒适性管理也有很多类似的技术,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产品

创新也包括根据使用场景和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对成本的控制,对产品进行一些必要的适应性调整。以目前大热的激光雷达为例,不少具备高阶驾驶辅助功能的高端车型都配备了激光雷达,但也有很多车型没有配,而是采用更偏向视觉感知的方案。总体上,现在中国市场对激光雷达的需求和出货量都迅速提升,法雷奥作为激光雷达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在中国市场反而没什么作为,其中,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2021年12月,梅赛德斯-奔驰获得了全球首个有条件自动驾驶(SAE-L3级)系统国际认证,如果特定国家法律允许,在车辆密集或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其DRIVE PILOT系统 可以最高60千米/小时的速度在高速公路的适当路段以有条件自动驾驶模式运行。目前,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已经在德国和美国加州上路。

29142219146b6838493178.jpg

法雷奥第二代SCALA ® 激光雷达

法雷奥第二代SCALA®激光雷达就是梅赛德斯-奔驰 DRIVE PILOT 系统的核心。目前,法雷奥 SCALA 激光雷达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SCALA 3 的分辨率远超当下同类产品,达到每秒 1250 万像素(是第二代产品的16 倍),对低反射率物体的探测范围为200 米,对高反射率物体的探测范围为300 米,可在高速公路(最高时速为 130 公里)和城市道路中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目前法雷奥的激光雷达被全球多家车企采用,该公司对外公布的订单分别来自一家北美主机厂、一家日本主机厂、一家韩国主机厂、一家德国主机厂以及一家法国主机厂。这些订单全部是用于L3及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

顾剑民说,有时候我们认为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不一定需要激光雷达,因为现在的法规规定L2和L2+级驾驶辅助的驾驶责任主体都在于驾驶员。激光雷达的确可以提升安全,但它也会增加成本。虽然激光雷达的成本会渐渐下降,但不管怎样,作为非常精密的传感器,它价格不可能像瓶装水那么便宜。他也表示,任何的产品性能最后也要落在价格上面,如果只谈价格不谈性能,就是耍流氓。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降低成本的前提是要确保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斯柯达Scala基于MQB A0平台的延伸版本。后者用于大众集团的所有小型车以及同级别的SUV。Scala位于 C 级,与大众高尔夫和欧宝Astra等车型相差甚远,因为它长4,362毫米并且拥有相当宽敞的驾驶室。此外,Scala填补了取消的晶锐Combi造成的空白,适合那些寻求更实用替代品的人。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