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firefly萤火虫搭载容量为42.1kWh的电池组,再加上低风阻轻量化轮毂、高度定制的低滚阻轮胎等诸多节能设计,以及电驱效率、电池能量密度、高压低压管理和整车热管理策略,使其CLTC纯电动续驶里程达到420km,每度电续航10km。
在2月3日-9日的周销量中,蔚来汽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量增长,不再位于新势力排行榜的垫底位置,以0.15万辆的成绩位居2月第二周中国新势力车企销量第八位,如果聚焦到纯电动车的排行上,这个排位还将进一步提升到第五位。
根据业内KOL新渠道-李霸天的消息,蔚来汽车的“5年0息”金融政策推出之后,节后休息日就出现了订单小高峰,单日订单量就破千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蔚来汽车的终端市场还是存在的,只要价格跟随市场进行调整,销量起势并不困难。
此外,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也公开表示,“蔚来的免息政策对进店还是订单量都十分有帮助,算上利息,实打实少了少了35000以上,购车的用户感知非常强,大概80到90%以上用户都会选择免息”。
透过免息政策的显著反响,我们可以感受到蔚来品牌的高端人设立的还是很稳的,目前,蔚来品牌已经连续两年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保持销量领先,并且连续两年稳居30万以上纯电车型市占率第一,特别是在上海的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其市占率达到49.6%。
虽然说,蔚来汽车的品牌形象一直都不错,但最近一两年,其盈利能力却一直备受质疑。连续好几个季度,蔚来的财务状况都处于持续亏损的状况,如果从成立以来算起,蔚来汽车的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1000亿。这也难怪外界开始对蔚来的发展产生怀疑。
在近期的蔚来内部会议上,李斌分享了他个人的愿景展望,简单来说就是销量翻番、力争2025年Q4单季度盈利以及持续构建体系化能力。相较之下,李斌实际上是将蔚来的盈利时间提前了。
销量翻番,从年初的这次免息的金融政策就可以看出端倪,而显著的效果也算是为蔚来开了个好头。
当然,对于盈利这件事,蔚来虽“急”倒也是有自己的谋划在里面的。就比如,今年蔚来旗下的蔚来、乐道、firefly萤火虫三个品牌都将进入密集的发布期,每个季度都有重磅车型上市,逐步完善的产品矩阵势必会拉动销量的增长,从而增强其盈利能力。
在2月3日-9日的周销量中,蔚来汽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量增长,不再位于新势力排行榜的垫底位置,以0.15万辆的成绩位居2月第二周中国新势力车企销量第八位,如果聚焦到纯电动车的排行上,这个排位还将进一步提升到第五位。
根据业内KOL新渠道-李霸天的消息,蔚来汽车的“5年0息”金融政策推出之后,节后休息日就出现了订单小高峰,单日订单量就破千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蔚来汽车的终端市场还是存在的,只要价格跟随市场进行调整,销量起势并不困难。
此外,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也公开表示,“蔚来的免息政策对进店还是订单量都十分有帮助,算上利息,实打实少了少了35000以上,购车的用户感知非常强,大概80到90%以上用户都会选择免息”。
透过免息政策的显著反响,我们可以感受到蔚来品牌的高端人设立的还是很稳的,目前,蔚来品牌已经连续两年在30万以上纯电市场保持销量领先,并且连续两年稳居30万以上纯电车型市占率第一,特别是在上海的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其市占率达到49.6%。
当然,对于盈利这件事,蔚来虽“急”倒也是有自己的谋划在里面的。就比如,今年蔚来旗下的蔚来、乐道、firefly萤火虫三个品牌都将进入密集的发布期,每个季度都有重磅车型上市,逐步完善的产品矩阵势必会拉动销量的增长,从而增强其盈利能力。
2025年,新势力们纷纷亮出大招,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坐钓鱼台?蔚来的三品牌矩阵、小鹏的增程、理想的纯电、鸿蒙智行的百万目标、小米的产能大战……悬念重重!
2024年交卷铃响之前,极越、哪吒先后出现问题。本就不太被认同的造车新势力,也迎来了更大的信任危机。
来到2025年,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只会变得更加激烈。那么剩下的造车新势力们,都为这场新战役准备了哪些新产品?谁这次稳了,又有谁危险了?
蔚来:乐道唱重头戏,融资还需讲个好故事
在2024年,蔚来品牌取得了显著的交付成绩,全年共交付新车201,209辆,较上一年实现了25.7%的同比增长。与此同时,乐道品牌也表现出色,交付新车20,761辆。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2024年NIO Day上,蔚来正式宣布推出旗下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并且该品牌的首款车型萤火虫完成了首发并开启了预售。
展望2025年,蔚来将依托三大品牌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在蔚来品牌方面,2025年的核心产品是已于去年年底上市的蔚来ET9,该车型计划于今年3月正式交付。除了蔚来ET9外,2025年蔚来还计划对ET5/ET5T、ES6、EC6等车型进行改款升级。
乐道品牌在2025年也有大动作,预计将在三四季度推出两款新车型,分别是大五座SUV(暂定名为乐道L70)和6-7座的中大型SUV(暂定名为乐道L80)。此前,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曾表示,乐道品牌未来将保持每年推出1-2款新车的节奏。
对于蔚来旗下的第三个品牌firefly萤火虫来说,2025年的重点是其首款小型车萤火虫。该车型的预售价为14.88万元,并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
可以说,2025年将是蔚来品牌新品集中推出的一年。然而,面对李斌提出的2025年销量翻番(全年销量达到44万辆以上)的目标,蔚来无疑将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些疑似质疑乐道品牌大定数据造假的推文,但蔚来方面已经对此进行了否认。不过,对于蔚来而言,当前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融资问题,而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很可能在4月之前。随着2024年全年财报的发布,蔚来的亏损数据也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快走量车型的落地进程、完善乐道品牌的换电网络以及强化交付能力,将是蔚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小鹏汽车:增程入局,增量、降本是关键
2024年,小鹏汽车取得了bucuo 的成绩,全年交付新车数量突破19万辆大关。在12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6,695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9%,创下历史新高。在车型交付方面,小鹏MONA M03表现突出,单月交付量超过15,000辆,自上市以来连续4个月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小鹏P7+也在12月实现了单月交付量超10,000辆的成绩。
对于2025年的新车规划,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内部信中展现出极强的信心。他表示:“2025年将推出几款重磅新品,这些车型是我们多年精心打磨的成果,其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堪称顶尖,几乎没有对手。”
在2025年,小鹏汽车将对小鹏G6、G9和X9进行改款升级。此外,全新中型SUV——小鹏G7有望在4月至5月期间正式上市,预计售价在25万元左右,主打智能化配置和宽敞空间。同时,小鹏还将推出一款代号为E29的轿跑车型,作为小鹏P7的继任者,它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性能表现,预计将于7月推出。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产品——代号G01的全新车型备受关注,不过该车可能要到11月才会正式亮相。这款车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主要面向20万元以上市场,预计车长约为5.1米。该车型预计纯电续航里程为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400公里,并支持800V快充技术,同时还将提供纯电动版本。
小鹏汽车为2025年设定了3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增长84%。2025年,小鹏汽车将推出多款新产品,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车型发布,这为其实现销量目标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理想:“二战”纯电,成败在此一举
小鹏汽车从纯电领域迈向增程市场,而理想汽车则从增程领域向纯电领域进军。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理想汽车的交付量突破了50万辆,最终定格在500,508辆,同比增长33.1%。进入2025年,理想汽车的目标十分明确——全力进军纯电市场。在MEGA车型遭遇挫折后,理想选择“韬光养晦”,先夯实纯电技术基础,再向纯电市场发起冲击。
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理想汽车主要聚焦于两件事。首先是AI技术的研发,其中理想自研的基座大模型Mind GPT所驱动的“理想同学”正式从车机系统扩展到手机端。同时,OTA 7.0版本车机系统正式向AD Max用户全面推送,新增了AI推理可视化、高速端到端等功能,并实现了Mind GPT-3o和Mind Diffusion V2.0的能力升级。第二件事是理想超充站的布局,2024年理想累计上线了1393座超充站。
2025年,理想汽车的新产品规划将围绕此前推迟的纯电SUV展开。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纯电SUV将对标L系列,推出4款车型构建家族式矩阵,但在2025年可能只会推出其中的两款(大概率是与理想L7和L9同级别的产品),后续再根据市场反馈逐步扩充阵容。在命名上,可能会采用“i+数字”的组合,与增程版的L系列形成“Li”组合,呼应品牌名称。不过,这可能会与宝马的纯电动车命名体系产生重叠,因此最终命名还需等待官方公布。
此外,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上市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此前新车的测试谍照多次曝光,看起来像是理想MEGA的SUV版本,但这样的设计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考量。
目前,理想汽车尚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在增程市场,2025年理想汽车的竞争对手只会更多。纯电产品的市场表现,将决定理想汽车一整年的发展基调。
可以说,2025年将是蔚来品牌新品集中推出的一年。然而,面对李斌提出的2025年销量翻番(全年销量达到44万辆以上)的目标,蔚来无疑将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些疑似质疑乐道品牌大定数据造假的推文,但蔚来方面已经对此进行了否认。不过,对于蔚来而言,当前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融资问题,而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很可能在4月之前。随着2024年全年财报的发布,蔚来的亏损数据也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快走量车型的落地进程、完善乐道品牌的换电网络以及强化交付能力,将是蔚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小鹏汽车:增程入局,增量、降本是关键
2024年,小鹏汽车取得了bucuo 的成绩,全年交付新车数量突破19万辆大关。在12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6,695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9%,创下历史新高。在车型交付方面,小鹏MONA M03表现突出,单月交付量超过15,000辆,自上市以来连续4个月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小鹏P7+也在12月实现了单月交付量超10,000辆的成绩。
对于2025年的新车规划,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内部信中展现出极强的信心。他表示:“2025年将推出几款重磅新品,这些车型是我们多年精心打磨的成果,其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堪称顶尖,几乎没有对手。”
在2025年,小鹏汽车将对小鹏G6、G9和X9进行改款升级。此外,全新中型SUV——小鹏G7有望在4月至5月期间正式上市,预计售价在25万元左右,主打智能化配置和宽敞空间。同时,小鹏还将推出一款代号为E29的轿跑车型,作为小鹏P7的继任者,它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性能表现,预计将于7月推出。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产品——代号G01的全新车型备受关注,不过该车可能要到11月才会正式亮相。这款车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主要面向20万元以上市场,预计车长约为5.1米。该车型预计纯电续航里程为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400公里,并支持800V快充技术,同时还将提供纯电动版本。
小鹏汽车为2025年设定了3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增长84%。2025年,小鹏汽车将推出多款新产品,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车型发布,这为其实现销量目标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理想:“二战”纯电,成败在此一举
小鹏汽车从纯电领域迈向增程市场,而理想汽车则从增程领域向纯电领域进军。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理想汽车的交付量突破了50万辆,最终定格在500,508辆,同比增长33.1%。进入2025年,理想汽车的目标十分明确——全力进军纯电市场。在MEGA车型遭遇挫折后,理想选择“韬光养晦”,先夯实纯电技术基础,再向纯电市场发起冲击。
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理想汽车主要聚焦于两件事。首先是AI技术的研发,其中理想自研的基座大模型Mind GPT所驱动的“理想同学”正式从车机系统扩展到手机端。同时,OTA 7.0版本车机系统正式向AD Max用户全面推送,新增了AI推理可视化、高速端到端等功能,并实现了Mind GPT-3o和Mind Diffusion V2.0的能力升级。第二件事是理想超充站的布局,2024年理想累计上线了1393座超充站。
2025年,理想汽车的新产品规划将围绕此前推迟的纯电SUV展开。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纯电SUV将对标L系列,推出4款车型构建家族式矩阵,但在2025年可能只会推出其中的两款(大概率是与理想L7和L9同级别的产品),后续再根据市场反馈逐步扩充阵容。在命名上,可能会采用“i+数字”的组合,与增程版的L系列形成“Li”组合,呼应品牌名称。不过,这可能会与宝马的纯电动车命名体系产生重叠,因此最终命名还需等待官方公布。
此外,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上市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此前新车的测试谍照多次曝光,看起来像是理想MEGA的SUV版本,但这样的设计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考量。
目前,理想汽车尚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在增程市场,2025年理想汽车的竞争对手只会更多。纯电产品的市场表现,将决定理想汽车一整年的发展基调。
鸿蒙智行:冲击百万,压力不小
鸿蒙智行在市场上的热度极高,其交付成绩也相当出色。2024年全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444,956辆,而在12月单月交付量达到了49,474辆,创下月交付量的新高。
进入2025年,问界M8将正式发布。从产品命名和车型尺寸来看,问界M8将填补问界M7和问界M9之间的市场空白,其定价预计也会介于这两款车型之间。
尊界品牌在2025年的重点车型是尊界S800。除了这款车型外,有消息称尊界还将在年内推出第二款车型,但具体车型尚未明确,可能是SUV或MPV。不过可以推测,既然是尊界品牌旗下的车型,其定位和定价应该不会太低,甚至可能高于问界M9。
智界品牌计划在2025年推出第三款车型,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目前智界品牌的两款车型主要集中在20-30万元的市场区间,而第三款车型的推出预计将打破这一现状,拓展品牌的市场范围。
享界是鸿蒙智行在2024年推出的第三个“界”系列品牌,其首款产品于同年8月上市,共有3款配置,售价区间为39.98-44.98万元。2025年,享界S9增程版车型也将推出,目前该车已经进入带伪装的路试阶段。
尽管鸿蒙智行尚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计划冲击百万销量。结合2024年444,956辆的交付成绩,要实现这一目标,涨幅需要达到124%。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鸿蒙智行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除了智能驾驶技术外,鸿蒙智行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展现更多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小米:产能、产能,还是产能
相比之下,小米这边的产品阵容就简单了许多。
2024年,小米SU7横空出世,本身优秀的产品力加上小米董事长雷军自带的流量加持,让SU7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的爆款车型,仅靠这一款产品,小米汽车就达成了13.5万辆的成绩。
2025年,小米汽车的首款SUV YU7将在2025年6月-7月份正式上市。YU7定位中大型SUV,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根据最新的申报信息来看,YU7将推出单电机版和双电机版车型,双电机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20kW和288kW,单电机版最大功率为最大功率235kW,电池方面将分别搭载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
另外SU7 Ultra也会在2025年正式上市,不过作为一款售价超80万元的高性能轿车,注定只会成为少数有钱人的大玩具。
而真正走量的,只会是小米YU7。和特斯拉焕新Model Y的竞争,相比也会很有看点。后发的小米YU7,大概率会瞅准焕新Model Y的7寸去定价。而2025年的销量,可能就得看小米的产能可以拉到多少了。
零跑汽车:闷声发大财
和以上几家新势力相比,零跑汽车就显得低调了不少,但绝对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那种。
2024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93,724辆,同比增长103.8%,并且连续7个月刷新销量纪录。从零跑汽车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品牌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增长74.3%。具体而言,零跑第三季度的毛利率达到8.1%,而1-9月的平均毛利率为4.8%,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
在新车布局方面,零跑汽车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首发的零跑B10,预计将在2025年3-4月正式上市。该车型基于LEAP3.5技术架构打造,具备ADAS应用、可定制数字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功能。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新车是“零跑B01”,其谍照已经曝光,官方将其定位为智能家用轿车,预计将在2025年7月上市。除了B10和B01之外,零跑还将推出一款入门级两厢小型车——零跑B05,主打个性潮流,预计将在2025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开启预售。
除了B系列车型外,2025年零跑汽车还将推出D系列车型,定位为全尺寸旗舰级,预计售价区间在20-30万元。根据以往的产品迭代规律,目前在售的零跑C11、C10、C16、C01和T03等车型也将在2025年迎来改款升级。
零跑汽车给出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将会冲击50万台,同时得益于Stellantis集团的背书,海外市场预计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稳中求进的思路,的确值得一些挣扎中求生存的造车新势力学习。
结语
2024年被很多人称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决赛圈,年末倒也确实有个别车企彻底掉队。来到2025年,对于造车新势力们来说,主题应该就是头部之争。在每个细分市场,必须要成为各自领域的头部品牌才有可能生存下去。目前来看,“蔚小理”之中,蔚来的不确定因素更多一些,相比销量,财报、融资可能更会决定蔚来的命运,但三大品牌同时发力,还是有不少机会。小鹏、理想,以及鸿蒙智行、小米、零跑,都有着不错的基本盘,2025年主要的任务是稳固现有市场、开拓新领域。但同时,对于排在后面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还能不能坚持下去可能都是问题了。2025年谁会被淘汰呢?可能看看新势力的销量排行就够了。
展望2025年,蔚来将依托三大品牌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在蔚来品牌方面,2025年的核心产品是已于去年年底上市的蔚来ET9,该车型计划于今年3月正式交付。除了蔚来ET9外,2025年蔚来还计划对ET5/ET5T、ES6、EC6等车型进行改款升级。
乐道品牌在2025年也有大动作,预计将在三四季度推出两款新车型,分别是大五座SUV(暂定名为乐道L70)和6-7座的中大型SUV(暂定名为乐道L80)。此前,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曾表示,乐道品牌未来将保持每年推出1-2款新车的节奏。
对于蔚来旗下的第三个品牌firefly萤火虫来说,2025年的重点是其首款小型车萤火虫。该车型的预售价为14.88万元,并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
可以说,2025年将是蔚来品牌新品集中推出的一年。然而,面对李斌提出的2025年销量翻番(全年销量达到44万辆以上)的目标,蔚来无疑将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些疑似质疑乐道品牌大定数据造假的推文,但蔚来方面已经对此进行了否认。不过,对于蔚来而言,当前真正需要关注的是融资问题,而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很可能在4月之前。随着2024年全年财报的发布,蔚来的亏损数据也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快走量车型的落地进程、完善乐道品牌的换电网络以及强化交付能力,将是蔚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小鹏汽车:增程入局,增量、降本是关键
2024年,小鹏汽车取得了bucuo 的成绩,全年交付新车数量突破19万辆大关。在12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6,695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9%,创下历史新高。在车型交付方面,小鹏MONA M03表现突出,单月交付量超过15,000辆,自上市以来连续4个月月交付量突破1万辆;小鹏P7+也在12月实现了单月交付量超10,000辆的成绩。
对于2025年的新车规划,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内部信中展现出极强的信心。他表示:“2025年将推出几款重磅新品,这些车型是我们多年精心打磨的成果,其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堪称顶尖,几乎没有对手。”
在2025年,小鹏汽车将对小鹏G6、G9和X9进行改款升级。此外,全新中型SUV——小鹏G7有望在4月至5月期间正式上市,预计售价在25万元左右,主打智能化配置和宽敞空间。同时,小鹏还将推出一款代号为E29的轿跑车型,作为小鹏P7的继任者,它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性能表现,预计将于7月推出。
小鹏汽车首款增程产品——代号G01的全新车型备受关注,不过该车可能要到11月才会正式亮相。这款车基于小鹏G9平台开发,主要面向20万元以上市场,预计车长约为5.1米。该车型预计纯电续航里程为4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400公里,并支持800V快充技术,同时还将提供纯电动版本。
小鹏汽车为2025年设定了3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较2024年增长84%。2025年,小鹏汽车将推出多款新产品,几乎每个季度都有重磅新品和改款车型发布,这为其实现销量目标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理想:“二战”纯电,成败在此一举
小鹏汽车从纯电领域迈向增程市场,而理想汽车则从增程领域向纯电领域进军。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理想汽车的交付量突破了50万辆,最终定格在500,508辆,同比增长33.1%。进入2025年,理想汽车的目标十分明确——全力进军纯电市场。在MEGA车型遭遇挫折后,理想选择“韬光养晦”,先夯实纯电技术基础,再向纯电市场发起冲击。
在202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理想汽车主要聚焦于两件事。首先是AI技术的研发,其中理想自研的基座大模型Mind GPT所驱动的“理想同学”正式从车机系统扩展到手机端。同时,OTA 7.0版本车机系统正式向AD Max用户全面推送,新增了AI推理可视化、高速端到端等功能,并实现了Mind GPT-3o和Mind Diffusion V2.0的能力升级。第二件事是理想超充站的布局,2024年理想累计上线了1393座超充站。
2025年,理想汽车的新产品规划将围绕此前推迟的纯电SUV展开。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纯电SUV将对标L系列,推出4款车型构建家族式矩阵,但在2025年可能只会推出其中的两款(大概率是与理想L7和L9同级别的产品),后续再根据市场反馈逐步扩充阵容。在命名上,可能会采用“i+数字”的组合,与增程版的L系列形成“Li”组合,呼应品牌名称。不过,这可能会与宝马的纯电动车命名体系产生重叠,因此最终命名还需等待官方公布。
此外,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上市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此前新车的测试谍照多次曝光,看起来像是理想MEGA的SUV版本,但这样的设计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考量。
目前,理想汽车尚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在增程市场,2025年理想汽车的竞争对手只会更多。纯电产品的市场表现,将决定理想汽车一整年的发展基调。
鸿蒙智行:冲击百万,压力不小
鸿蒙智行在市场上的热度极高,其交付成绩也相当出色。2024年全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新车444,956辆,而在12月单月交付量达到了49,474辆,创下月交付量的新高。
进入2025年,问界M8将正式发布。从产品命名和车型尺寸来看,问界M8将填补问界M7和问界M9之间的市场空白,其定价预计也会介于这两款车型之间。
尊界品牌在2025年的重点车型是尊界S800。除了这款车型外,有消息称尊界还将在年内推出第二款车型,但具体车型尚未明确,可能是SUV或MPV。不过可以推测,既然是尊界品牌旗下的车型,其定位和定价应该不会太低,甚至可能高于问界M9。
智界品牌计划在2025年推出第三款车型,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目前智界品牌的两款车型主要集中在20-30万元的市场区间,而第三款车型的推出预计将打破这一现状,拓展品牌的市场范围。
享界是鸿蒙智行在2024年推出的第三个“界”系列品牌,其首款产品于同年8月上市,共有3款配置,售价区间为39.98-44.98万元。2025年,享界S9增程版车型也将推出,目前该车已经进入带伪装的路试阶段。
尽管鸿蒙智行尚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计划冲击百万销量。结合2024年444,956辆的交付成绩,要实现这一目标,涨幅需要达到124%。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鸿蒙智行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除了智能驾驶技术外,鸿蒙智行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展现更多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小米:产能、产能,还是产能
相比之下,小米这边的产品阵容就简单了许多。
2024年,小米SU7横空出世,本身优秀的产品力加上小米董事长雷军自带的流量加持,让SU7成为了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的爆款车型,仅靠这一款产品,小米汽车就达成了13.5万辆的成绩。
2025年,小米汽车的首款SUV YU7将在2025年6月-7月份正式上市。YU7定位中大型SUV,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根据最新的申报信息来看,YU7将推出单电机版和双电机版车型,双电机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20kW和288kW,单电机版最大功率为最大功率235kW,电池方面将分别搭载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
另外SU7 Ultra也会在2025年正式上市,不过作为一款售价超80万元的高性能轿车,注定只会成为少数有钱人的大玩具。
而真正走量的,只会是小米YU7。和特斯拉焕新Model Y的竞争,相比也会很有看点。后发的小米YU7,大概率会瞅准焕新Model Y的7寸去定价。而2025年的销量,可能就得看小米的产能可以拉到多少了。
零跑汽车:闷声发大财
和以上几家新势力相比,零跑汽车就显得低调了不少,但绝对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那种。
2024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93,724辆,同比增长103.8%,并且连续7个月刷新销量纪录。从零跑汽车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品牌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增长74.3%。具体而言,零跑第三季度的毛利率达到8.1%,而1-9月的平均毛利率为4.8%,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
在新车布局方面,零跑汽车在2024年广州车展上首发的零跑B10,预计将在2025年3-4月正式上市。该车型基于LEAP3.5技术架构打造,具备ADAS应用、可定制数字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功能。
另一款备受关注的新车是“零跑B01”,其谍照已经曝光,官方将其定位为智能家用轿车,预计将在2025年7月上市。除了B10和B01之外,零跑还将推出一款入门级两厢小型车——零跑B05,主打个性潮流,预计将在2025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开启预售。
外观方面,新车整体采用萤火虫全新设计语言,前脸方正封闭式前格栅,造型硬朗,同时彰显新能源的身份。两侧由三个圆形大灯拼接的三角形大灯组,中间用黑色饰条相连,形成贯穿设计。两侧大灯造型小巧。
玲珑的车身线条,显得十分的可爱。C柱略带溜背式尾部设计,同时做了加粗处理,看上去更加运动。尾部,两侧采用由三个圆形大灯拼接的三角形大灯组,与前大灯相呼应。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003mm*1781mm*1557mm,轴距为 2615mm。
近日,从工信部最新一期汽车目录中获取一组蔚来第二个子品牌首款汽车FIREFLY 萤火虫的申报图,新车已于2024年12月21日开启预售,预售价14.88万元。定位于小型纯电SUV,将于2025年4月上市。动力上,搭载单电机驱动系统,搭载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外观方面,新车整体采用萤火虫全新设计语言,前脸方正封闭式前格栅,造型硬朗,同时彰显新能源的身份。两侧由三个圆形大灯拼接的三角形大灯组,中间用黑色饰条相连,形成贯穿设计。两侧大灯造型小巧。
玲珑的车身线条,显得十分的可爱。C柱略带溜背式尾部设计,同时做了加粗处理,看上去更加运动。尾部,两侧采用由三个圆形大灯拼接的三角形大灯组,与前大灯相呼应。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003mm*1781mm*1557mm,轴距为 2615mm。
内饰方面,本次并未露出类似申报图,根据之前曝光的谍照,新车中控台采用全液晶仪表盘,搭配悬浮式中控大屏的设计布局。智能配置方面,新车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实属罕见。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最大功率 105kW的单电机驱动系统,采用800V高压架构,与蔚来共享换电站,主打家用车市场。其他动力参数尚未露出,我们会持续关注此车的最新消息。
内饰方面,本次并未露出类似申报图,根据之前曝光的谍照,新车中控台采用全液晶仪表盘,搭配悬浮式中控大屏的设计布局。智能配置方面,新车在没有激光雷达的情况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