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后驱
畅销的轩逸、朗逸这类的家轿也好,还是帕萨特、雅阁同一梯队的迈入“豪华体验”门槛的B级车也罢,皆是如此。市场也曾出现过不信邪的存在,譬如凯迪拉克CT4,坚持2.8米左右的轴距,竖着放发动机、变速器的后驱形式,结果就是被人吐槽还不如两门四座车的空间。
显然,车企们也都清楚地知道家用车的设计特点——它们拥有无法避免的痛点和槽点,只是在面对家用场景出现频次更高的用户时,不得不向家用需求做出倾斜,以照顾绝大多数人的用车感受。一定程度上,这种特征的优势和槽点也在根植于用户认知中。但一切,真的本该如此吗?显然并不是,只是受制于技术瓶颈不得已而为之。
当汽车从内燃机向电驱动进化时,技术的突破也带来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一款款高端产品“既有又有还有”无疑突破了以往的特有形态,而秦L EV的到来意味着将这种全新形态带到了普罗大众的面前。
过去,一台轴距2820mm的后驱轿车,多数人的下意识反应就应该是:“废了,又是一款操控好但空间小的‘叫好不叫座’产品。”但在秦L EV身上时,一切都变了。
秦L EV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前轴只干转向一件事、后轴只对驱动负责,二者各司其职,意味着更大的发挥空间。作用到秦L EV身上,也正如一众媒体的反馈,转向明显更积极,指向性更清晰、准确,车头永远能朝着随驾驶者的意图而去,同时伴随着CTB以及超高强度的车身扭转刚度,迅速响应,变道、入弯、刹车时的车尾都有易控的随动性。同时后驱的形式也意味着秦L EV可以在前轴布局更利于操控的悬架形式,前双球头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其驾驶部分的表现,变线、劈弯时悬架拥有更强的支撑力维持车身的稳定,车头也更精准地入弯,为其带来更高的极限,利于驾驶者更多驾驶欲望的释放。
同时入门即150马力、中配218马力的功率输出,也打破了以往家轿入门100马力出头、中高配不过200马力的定律,配合上电机低扭的快速爆发力,秦L EV的操控表现较以往家用车迎来了质的提升。
但后置后驱的它可不光拥有“操控好”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特质,而是实实在在在照顾家用需求上也有不俗的表现。
在驾控参数层面上,秦L EV给到的是46.08kWh和56.6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两种不同搭配。其中,入门即上46.08kWh的版本(最大续航470km)配的是最大马力150匹的后置后驱电机;而中配及高配,即56.64kWh的版本(最大续航545km)则配的是最大马力218匹的后置后驱电机。
而在底盘调校部分,秦L EV采用了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后驱布局,这套结构在12万级纯电轿车中极为罕见。这套悬架组合能极大程度发挥车辆的驾驶极限,再加上后驱的布局,整车的转弯半径只有5.4米。
当业界还在为"油电同价"争论不休时,比亚迪王朝网已悄然将竞争维度升级至"智电越级"。2025年3月23日,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的秦L EV以11.98-13.98万元定价强势入市,这款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后驱驾控三大核心优势的中级轿车,正在用"技术平权"改写细分市场游戏规则。
e平台3.0 Evo的技术降维打击
作为比亚迪纯电技术的最新载体,秦L EV搭载的电池高效双环流直冷直热技术,将整车能耗压至10.8kWh/100km的行业新低。配合16合1热管理模块,在保持545km续航的同时,实现了比同级缩小26%的热管理系统体积。更值得关注的是其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通过75%高强度钢构建的安全笼式结构,可承受5倍车重的顶部静压,这在同价位车型中堪称独一份。
智舱智驾的双重越级
当造车新势力还在为"冰箱彩电大沙发"设置配置梯度时,秦L EV已实现全系标配:同级唯一的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支持-6℃至50℃宽域温控,15.6英寸旋转大屏与W-HUD组成的三屏交互系统,搭配四音区语音交互,构建起20万内最完整的智能座舱生态。更关键的是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凭借29个传感器和DiPilot 100算法,在高快路场景中可实现加塞预判成功率提升40%的智能表现。
后驱架构带来的操控革新
在10-15万价格带坚持后驱布局需要极大勇气,比亚迪却将其转化为产品优势。后置后驱+前双球头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架的组合,配合5.4米转弯半径,让这款轴距2820mm的中级车展现出A级车的灵活性。实测数据显示,其60-100km/h中段加速较同级前驱车型快0.8秒,而ESP介入频率降低35%,印证了后驱架构在操控稳定性上的先天优势。
3月23日,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的比亚迪秦L EV正式上市了,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 11.98 万到 13.98 万元。新车的配置也非常高,包括后置后驱、冷暖冰箱、前备厢、天神之眼 C 等。
470km 领先型:11.98 万元
545km 超越型:12.98 万元
545km 卓越型:13.98 万元
新车上市期间也推出了力度非常大的购车福利,包括低利息、低首付的金融礼、至高25000 元的置换补贴、免费充电桩安装、质保等。
快速了解秦L EV
1、秦L EV 使用了最新Loong Face家族设计语言,诞生于全新的e平台3.0 Evo纯电平台。
2、新车定位中级纯电轿车,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20/1880/1495mm,轴距2820mm。
3、智驾方面,全系标配比亚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支持高快领航、智能泊车等多项高阶智驾功能。
4、动力方面,比亚迪秦L EV拥有最大功率110千瓦和160千瓦两种规格的电机可选,采用后置后驱布局。
5、电池搭配容量为46.08kWh和56.6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470公里和545公里。
6、悬架方面,该车采用前双球头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外观&内饰赏析
外观方面,新车使用了最新Loong 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相比混动大格栅造型,该车要明显简约很多。
车头部分贯穿式装饰条,前包围使用封闭式实际,两侧大灯帅气犀利,车头配有65L前备厢。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20/1880/1495mm,轴距2820mm,车辆根据配置的不同,有255/55 R17、255/55 R18不同规格轮胎与之匹配,门把手使用半隐藏式。
车尾部分的视觉感受更偏稳重,两侧导流槽装饰与车头相呼应。
内饰部分,车辆采用了全新的造型设计,有皓月米和玄空灰两种配色。造型上,中控台收窄了亮面饰板,搭配整体的立体感,让其视觉效果更显优雅。
新车提供8.8英寸全液晶仪表、12英寸W-HUD抬头显示和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副仪表台有50W无线充。配置层面,545km卓越型配备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最低制冷-6℃,最高制热 50℃,下电后可持续工作 12h。同时,新车全系标配电动座椅,部分配置支持座椅加热、通风、按摩。
动力方面,比亚迪秦L EV拥有最大功率110千瓦和160千瓦两种规格的电机可选,采用后置后驱布局。电池搭配容量为46.08kWh和56.6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470公里和545公里。悬架方面,该车采用前双球头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秦L EV采用后置后驱布局,转向与驱动各司其职,方向盘指哪儿打哪儿,车头灵活响应,更具操控乐趣。踩下电门,加速推背感瞬间点燃驾驶激情,后驱布局让车身动态更稳,高速不飘,变道不晃,“人车合一”!
兄弟们,别急着喷!这年头,12万预算想买台后驱车,还得带智能驾驶、大屏冰箱,搁以前你敢信?但比亚迪秦L EV还真就这么干了,直接把BBA的“尊贵体验”打成了白菜价。今天咱就唠唠,这车到底是不是年轻人的真香选择!
先说颜值,比亚迪这次玩的是“国潮暴击”。龙须大灯、中国结尾灯,配上哥窑米、冰珀青这些高级车色,开上路绝对不撞脸。溜背设计加低趴车身,转弯半径才5.4米,小巷子里一把掉头,隔壁宝马3系车主看了都得愣两秒。年轻人要的不就是这回头率?朋友问起来,轻飘飘一句“哦,比亚迪啊”,凡尔赛效果拉满。
智能配置更是“懒人福音”。15.6英寸大屏刷剧、打游戏,语音控制连车窗开一半都能精准执行。最狠的是全系标配“天神之眼”智驾,自动泊车、智能避障,新手司机秒变老司机。晚上聚餐喝了点小酒?代客泊车直接帮你停进车位,这配置以前可是30万级豪车专属,现在11万就能拿下,新势力看了都得连夜开会。
操控才是重头戏!后驱布局+330N·m扭矩,红绿灯起步直接弹射,3.1秒破50km/h,推背感堪比坐过山车。底盘调校对标豪华车,过弯稳如老狗,周末跑山劈弯毫无压力。谁说后驱一定贵?比亚迪直接把门槛踹到了地下室。
实用性也没落下。2820mm轴距后排能跷二郎腿,560L储物空间装得下露营装备和女朋友的购物战利品。车载冰箱夏天冰可乐、冬天热奶茶,连钥匙都省了——手机NFC一贴就解锁,这波细节直接拿捏Z世代。
最后说价格,11.98万起,顶配不到14万,后驱、智驾、大屏冰箱全配齐。横向对比某新势力同级车,价格直接砍半;纵向看BBA,零头就能拿下同等体验。难怪网友调侃:“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价格品控能行不?智驾会不会是个“期货”?但想想比亚迪的销量口碑,加上终身质保的底气,至少比那些PPT造车的靠谱。总之,秦L EV这波操作,分明是冲着“年轻人第一台智能后驱车”的宝座来的——至于能不能坐稳,还得看车主们用脚投票。
所以啊,别老盯着BBA标了!这年头,国货玩起性价比,真没合资车什么事儿。
首先是动态表现一定要越级。即使秦L EV在这个价位很难给到像SU7 Ultra那么炸裂的性能,但一定要保证“好开爱开”,因此新车选择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该平台标志性的八合一后驱动力总成具备高度集成的三电系统、卓越的能量管理体系和低风阻设计,内骨骼式CTB架构则充分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与高车身扭转刚度。
体现到数据层面,秦L EV的电机峰值功率来到了160kW,0-50km/h加速时间3.1秒,这样的加速能力应对城区道路日常超车、红绿灯起步提速等场景可以说绰绰有余。
而为了提升操控乐趣,秦L EV还采用了这个价位罕见的后置后驱布局,拥有了更高的操控上限,它的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4米,前双球头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让车辆在动态过程中既拥有快速的转向响应和弯道稳定性,又拥有出色的隔振和舒适性表现。
至于采用主后驱动力架构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极大地释放了前舱空间,秦L EV的前备箱容积达65L,从现场目测来看,容纳一个20寸登机箱不在话下;而新车的后行李箱容积则为460L,下方还给到了35L的下沉式隐藏储物空间。
e平台3.0 Evo的低能耗优势也得以显现,秦L EV在配备46.08度和56.64度电池包的情况下,续航做到了470km和545km,整车能耗低至10.8kWh/100km,并且对于北方用户来说,e平台3.0 Evo的全新一代智能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也有着天然优势,由于车辆内部的空调、传感器、热泵换热器、冷却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控温速度大幅提升,可在-30˚C至60˚C的超宽温域内工作,换热效率提升10%,冬季纯电续航里程提升45km。
在基础架构之上,秦L EV在舒适性配置上也十分激进。秦L EV本身拥有2820mm的超长轴距,加上纯电平台短前后悬的优势,释放出了宽适的车内空间,得房率达到了84.8%。再凭借比亚迪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秦L EV将带通风加热的宽舒云感座椅、15.6英寸中控屏+W-HUD抬头显示、全景天窗、前排手机50W无线充电、多色氛围灯等装备进行了下放,既满足年轻买家对科技感的追求,也强化了家庭用户的实用性需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秦L EV使用了怀挡机构,除了操作更方便顺手,还为中央通道腾出了多余空间,为此秦L EV配置了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支持-6℃至6制冷和35至50℃制热,并采用共用压缩机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制冷速度与零废热,即便在车辆下电后,也最高支持12小时延时工作。
这样一套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组合拳下来,很少有消费者能抗住诱惑。
而第三个维度,就是高度的智能化。秦L EV采用了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100,支持动态壁纸与地图桌面的双桌面切换,百变主题以及3D控车等功能,而内置的全场景智能语音支持四音区、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等功能,四音区识别可以满足车内不同人员的精准需求,连续对话可以一次唤醒识别多条指令。
至于此前热度颇高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属于意料之中的标配——5R12V天神之眼 C支持高快领航、智能泊车、代客泊车等多项驾驶辅助功能,参考这套智驾系统在比亚迪多款车型上大面积实操体验,能够全面提升在高速路、城市快速路、停车场等多场景下的驾驶安全性与便利性。
小结
秦L EV的上市,既是比亚迪技术实力,也是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毕竟在此之前,已经有友商靠着“半价理想”和“小米平替”的路线获得了成功,而秦L EV的“后驱+CTB+智驾”组合拳,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特斯拉Model 3半价版本,它的产品力很敏感地捕捉到了年轻人对于“人生第一辆车”全面+带感的预期:以12万级价格,即可获得高阶智驾、后驱驾控等以往20万甚至30万级车型的体验,这种产品价值上的重构,极大可能重塑消费者对中级纯电车型的期待阈值。
外观设计上,秦LEV跟秦LDM-i还是有区别的,前脸取消了大尺寸下格栅,采用了更简约的封闭式前包围,车头部分使用贯穿饰条进行点缀,两侧大灯的造型比较犀利。得益于纯电车型的后驱布局,前舱部分有65L的储物空间,能轻松放下一个20寸登机箱。
车辆采用长车头、短车尾的设计,加上溜背造型,不仅看上去比较动感,对车内空间也有很大提升。作为一款中级纯电轿车,秦LEV拥有2820mm的超长轴距,后排腿部空间相较于同级别车型更加优异。
车身颜色有4种选择,茶晶灰、润玉白、冰珀青、哥窑米,名字全部取自中国名瓷,又与年轻人钟爱的“莫兰迪”色系不谋而合,既有古韵又符合潮流。
车内设计跟混动版大体一致,依然是简约风格。高配车型提供8.8英寸全液晶仪表、12英寸W-HUD抬头显示和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副仪表台有50W无线充。
除了大屏,冰箱、大沙发也没有缺席。秦LEV还拥有同级唯一的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不仅能制冷,还能制热,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很实用。
座椅采用宽舒云感座椅,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久坐不累,主驾8向、副驾4向电动调节,通风、加热、记忆功能也都有配备。
动力方面,秦LEV拥有最大功率110千瓦和160千瓦两种规格的电机可选,电池搭配容量为46.08kWh和56.6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470公里和545公里,在测试工况25℃的情况下,官方百公里能耗为10.8kWh。
秦LEV采用后置后驱布局,指向性好,车头灵活响应,更具操控乐趣,还配备了前双球头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并把转弯半径做到了5.4米。
当各家车企还在为"冰箱、彩电、大沙发、后驱和智驾"该不该成为标配而争论时,比亚迪王朝网甩出了一张新王牌——3月23日,比亚迪秦 L EV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三款配置,售价区间为11.98万元-13.98万元。
尽管这款车名依然沿用“秦L”,但从产品的本质上来说,它已经是一款全新的车型了。
第一眼看到秦L EV的外观小编就在想:虽然它用的是最新的设计语言。但我怎么感觉它是把“汉”家族的美学基因复制粘贴过来了呢?特别是车尾部分,完全就是小汉EV的既视感,中国结样式的贯穿尾灯,上面还有个微微翘起的小鸭尾,加上侧边的半隐藏门把手,整体线条流畅,搭配动感低趴的造型,也让这款车在日常使用中更吸睛。
短前后悬、长轴距带来了哪些惊喜?
秦L EV的车长比秦L DM-i缩短了110mm,比定位更低的秦PLUS EV还要紧凑。但凭借e平台3.0 Evo的短前后悬设计,轴距达到了2820mm,是三车中最长的。
这得益于纯电+后驱的结构优势,车头无需过长,车内空间反而可以更大。相对较短的车长提升了车辆的操控能力,相当于用A级车的尺寸,实现了B级车的轴距水平。同时,释放出了84.8%的宽适得房率,小编身高169cm坐在后排,也能尽情舒展双腿,头部空间同样优异。
秦L EV的储物空间有多带感?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吗?
秦L EV 最让小编惊喜的地方当属储物空间!后备箱容积达460L,可轻松放下大件行李、婴儿车等;后备厢通过下沉地板设计了一个35L的隐藏收纳槽,能存放工具包或不常用物品。
与此同时,后驱布局也使得秦L EV越级新增了65L的前备箱,20寸的行李箱可以实现轻松躺平,而日常出门用到的小物件,也可以直接放进前备箱里,实用性很强,也方便了不少,关键还防水、隔味。
秦L EV与Model 3等车型一样,配备了前备箱。这看似平常的设计,实则体现了比亚迪在三电集成度上的提升,优化了前仓利用率,才能腾出前备箱。
秦L EV的内饰设计有种居家的舒适感,它配备了2+1的屏幕组合,包括12英寸的W-HUD抬头显示系统、8.8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大屏,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展示和交互体验。
搭载的DiLink 100智能网联系统不但有5G网络,还支持四音区语音控制、动态壁纸和3D控车功能。该系统深度整合了先进的AI技术,只需一句“你好小迪,请深度思考”,即可唤醒AI助手,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交互体验。
此外,秦L EV改用电子怀挡了,不得不说,一旦适应了电子怀挡的使用节奏,的确会好用非常多,而且电子挡把的换挡效率也的确更高。
改成电子怀挡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中控下的储物空间也变大了。同时,顶配还增加了一个4.6 L的冷暖冰箱。能实现从-6℃冰镇快乐水切换到50℃温暖模式,虽然容积只有四瓶水的大小,但在同级产品中已经是独一档的存在了,就算是有娃儿一族出门,当作温奶箱使用,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前排还有一个50w无线充,手机电量续航焦虑直接被治愈。
不管是车内还是车外的配置都充分考虑了家庭出行的多元化需求,不管什么年龄段,秦L EV真正实现“一车搞定三代人周末出行”的需求。
它的性能操控又双有多带感,能满足年轻人的驾驶乐趣吗?
目前市面上,10-20万元区间的比亚迪车型多采用前置前驱设计,即使是售价超过20万元的汉EV和汉DM-i也不例外。然而,秦L EV大胆采用后置后驱布局,为驾驶者带来更为纯粹的操控体验。
两车均采用后驱布局,但动力表现各有侧重。秦 L EV 提供 110kW 和 160kW 两种电机,CLTC 续航 470-545km,虽加速性能不及 Model 3 后驱版的 5.6 秒破百,但日常通勤足够。Model 3 长续航版则以 713km 续航和 3.4 秒的极致加速能力,继续保持 “电动小钢炮” 的称号。底盘方面,秦 L EV 前双球头麦弗逊 + 后五连杆的组合,在舒适性与操控性间取得平衡,而 Model 3 的运动调校更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对决
秦 L EV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12 摄像头 + 5 毫米波雷达的硬件配置支持高快领航和多场景泊车,DiLink 100 智能座舱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更符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Model 3 则依赖 Autopilot 系统,虽在高速辅助上表现稳定,但城市领航功能需付费升级,且车机系统本土化功能较少。此外,秦 L EV 的 12 英寸 W-HUD 和 AR 导航,在科技感营造上更胜一筹。
新势力的破局之道
从产品力来看,秦 L EV 以 “高配置 + 低价格” 策略精准狙击 Model 3 的市场份额,其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原生后驱平台和实用空间,直指年轻家庭用户痛点。而 Model 3 凭借品牌溢价和技术积累,仍在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群体中占据优势。这场对决的胜负或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品牌正以更贴合本土需求的产品,改写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消费者而言,秦 L EV 的出现,不仅是多了一个选择,更是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