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宝马5系吧

易车知识库 宝马5系

269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明镜Pro

关注

2024年对于德国三大豪华车企BBA(奔驰、宝马、奥迪)来说,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难受的一年。在中国市场,这三家曾经所向披靡的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和销量下滑。而随着三家车企的财报被陆续公布,这些表象的数字背后,更深沉的财务数字变化,展现了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新生力量给这些曾经的“市场统治者”们带来的压力。


图片

图片


根据三家车的财报数据整理,在中国市场BBA去年虽然表现有所差异,但是几乎全线下滑。从销量规模来看,奔驰集团在中国的销量为68.36万辆,同比下滑7%,是奔驰全球跌幅最大的单一市场;宝马集团在中国销量71.52万辆,下滑13.4%,同样也是宝马在全球下滑最大的单一市场;而奥迪集团在中国销量为65万辆,下滑了11%,同样也是奥迪在全球下滑最大单一市场。


在三家企业中,宝马销量最大,但同时销量降幅也最大;奥迪在电车上受到冲击比较大,但国产油车市场出现回升,在三家中回到了第一。奔驰对市场波动控制得很好,整体变化三家中最小。从目前来看,三家车企几乎都无力在中国市场达到年销百万辆的规模,而此前创下的85万辆的年销量,将可能是阶段性的顶峰数据。这是因为,目前的高端品牌中已经分走了BBA太多的市场份额。


图片


销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三季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情况。营业收入与销量是直接挂钩的,销量最大的宝马2024年在中国获得了2497.8亿元的收入,而奔驰排在第二位1708.9亿元。奥迪2024年在中国的收入为924亿元,是三家中最少。在与奔驰相差不大的销量下,营收少了接近800亿。这与三家车企各自的销量结构有关,奥迪在中国进口车少,国产车多,因此单车均价比不上奔驰和宝马,这两者销量中很大部分是进口车。


而从营收增速来看,奥迪集团在中国是唯一实现了增长的车企,其在2024年逆势增长了2.9%,而奔驰和宝马均处于下滑之中。其中,奔驰在营收上还是表现稳定,虽然销量下滑了7%,但是营收只下滑了3.7%。而反观宝马,其营收下滑高达22%,这意味着在2024年,宝马进行了相当惨烈的价格战,或者是在营收来源上受到了重创。


而在利润上来看,奔驰集团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2024年利润191.97亿元,同比下滑了18.6%。按照股比来看,奔驰可以分得约50%左右,也就是在95亿左右。相对于2023年,奔驰2024年的利润减少43.15亿元。奥迪集团在中国的利润为51.2亿元,同比下降了28.8%,这主要是因为价格战和对经销商的补贴等原因。利润来看,整体减少了20.7亿元。


图片


而宝马在中国利润没有单独公布。根据以往华晨宝马(仅为国产车)的数据,2024年该公司的净利为325亿元,净利率12%。在华晨宝马中,宝马持股75%。对应的利润为243亿。而宝马集团在今年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在集团的利润中,由于中国销量下滑及激烈竞争导致的定价压力(占44亿欧元降幅的过半,也就是超过了22亿欧元,约170亿人民币)。由此来看,宝马在中国的利润降幅不可谓不大。


由此简单来计算,BBA三家在中国的利润损失已经超过了100亿元,总体规模预计会超过200亿元。这是因为,目前这些企业公布的数据主要是合资公司部分,但是在进口车部分所受到的冲击并没有统计在其中。如果从销量变化来看,宝马应该是BBA中在营收、利润上受到冲击最大的一家,这主要是因为其新五系改款失败,导致这款销量和利润支柱产品,出现了崩塌式的下滑。


数据显示,宝马5系在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173,977辆、142,322辆、89,174辆。从数据来看,宝马在2024年五系销量减少了53,148辆。并且,从终端价格来看,宝马五系的优惠幅度在10万元以上。如果按照减少5.3万辆,单车售价40万元来计算,宝马仅这一款车就减少了200亿元的营收;如果单车按照1万元利润的水平来计算,则减少了5.3亿元的纯利。当然,考虑到华晨宝马2024年的净利润降低了60%,这只是个保守的估计。


图片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20万以上的市场2024年销量为728万辆。其中,燃油车市场为368万辆,而新能源销量规模占据了一半的份额,达到360万辆。在新能源市场中,BBA的整体份额没有超过20%,而在传统市场中,这三家的市占率之前高于70%。这意味着,在新能源市场中,BBA丢失了180万辆以上的销量份额。那么,这部分市场怎么拿回来呢?核心是新产品。在2025年,BBA都会在中国发起全新一代产品的攻势。

展开查看更多

明镜Pro

关注

其中,奔驰制定了三年产品投放计划:多达36款新产品的强大产品更新计划将在2025-2027年三年中落地。其中2025年有4款新产品(3款油车,一款电车),在2026年则会有18款新车上市(油车8款,电车10款),2027年新车数量为14款(油车7款,电车7款)。其中,在高端豪华上,将会有10款油车和10款电车新产品上市;而在核心豪华产品群,则有4款油车,3款电车上市。在新生代豪华,合计有3款油车和4款电车上市。


图片


而宝马在2025至2027年间,宝马将推出超过40款全新或升级的宝马车型——涵盖纯电、插混与燃油驱动。每一款车型都将承载NEUE KLASSE的基因。其中,有一半将在中国市场投放。按照计划,2025年将有超过10款BMW新车和多款MINI以及BMW摩托车新品在中国市场推出。2026和2027这两年内,宝马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包括新世代车型在内的20余款新车。


而在奥迪,从2024年开始到2025年,奥迪集团发起史上最大规模的新产品攻势,在电动和燃油领域都进行了全面革新。到2025年,奥迪集团预计会有20款新车,其中一半都是电动车。其中包括在2024年已经发布的奥迪Q6 e-tron,A6 e-tron等产品。此外,还有全新的A6、Q3等以及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些产品都采用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并且未来的全新车型都会有华为高阶智驾。这也是BBA中第一个与华为合作智驾的公司。

展开查看更多

明镜Pro

关注

其中,奔驰制定了三年产品投放计划:多达36款新产品的强大产品更新计划将在2025-2027年三年中落地。其中2025年有4款新产品(3款油车,一款电车),在2026年则会有18款新车上市(油车8款,电车10款),2027年新车数量为14款(油车7款,电车7款)。其中,在高端豪华上,将会有10款油车和10款电车新产品上市;而在核心豪华产品群,则有4款油车,3款电车上市。在新生代豪华,合计有3款油车和4款电车上市。

展开查看更多

知嘹汽车

关注

据国外媒体透露,新款宝马中期改款 5 系和 i5 将于2026年正式发布,而预计在2027年年初正式发布。目前在售的中期改款宝马5系起售价为37.59万,而i5车型起售价则是50.99万,因目前的车企价格战可以推断出,新款燃油版 5 系起价可能会比这个低。这个价格区间可能会与奔驰 E级,奥迪A6L/A7L等车展开激烈的竞争。如售价高于竞品,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展开查看更多

知嘹汽车

关注

动力系统方面,将搭载2.0T发动机,低功率版分为190马力,高功率版为258马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还将推出插电混动版本和全电动的i5车型,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知嘹汽车

关注

内饰方面,据外媒透露,新车内部将进行全新优化,车内几乎没有物理按钮,代之以触控式液晶屏,中控台上配有大尺寸液晶中控屏,液晶中控屏正前方是长条状液晶屏,预计将取代液晶仪表,将配备全新的全景iDrive和最新的X操作系统,有助于新5系在智能化方面新上台阶。此外,新车外后视镜内部还各有显示屏,用以显示外部的信息。

展开查看更多

大婉车

关注

全新的宝马5系在国内上市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宝马已经开始测试新款的5系。按照外媒的说法,它的前脸将会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只不过目前测试的车型要在2027年左右才开始生产销售,也就是说还有两年的时间,那么咱们就来看看中期改款的全新一代宝马5系究竟有什么变化。

从目前的测试谍照图可以看出来,全部都有非常厚重的伪装,侧面的轮廓变化不大,其实宝马全新的车型在侧面轮廓方面相比于过去的车型缺少了一些飘逸流畅的风格,但整体更加厚重也更加时尚潮流一些,对于这种外观方面的变化一般最好不要做出主观的评价,还是留给消费者和网友去评价。

前脸方面,从目前前脸的伪装以及部分细节来看,大概率使用的是宝马之前的新世代架构概念车造型,大灯组和进气格栅被合在一起。而宝马引以为傲的双肾格栅并不像现在的很多车型那样纵向和大面积发展,而是朝着横向的地方发展。由于目前没有效果图,所以只能进行简单的猜测,大概率受欢迎程度要比现款在售的车型要高上一些。

展开查看更多

大婉车

关注

前脸方面,从目前前脸的伪装以及部分细节来看,大概率使用的是宝马之前的新世代架构概念车造型,大灯组和进气格栅被合在一起。而宝马引以为傲的双肾格栅并不像现在的很多车型那样纵向和大面积发展,而是朝着横向的地方发展。由于目前没有效果图,所以只能进行简单的猜测,大概率受欢迎程度要比现款在售的车型要高上一些。

展开查看更多

大婉车

关注

至于在动力方面,大概率不会有大的变化,依旧会使用B48和B58两款发动机,只不过功率参数等等会有所调整,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有可能会增加新的车型,这一点当然还要等到几年之后车型上市之后再说。总之宝马的外观和内饰设计风格基本上都朝着更加新潮更加流行的方向去发展,这也是目前豪华品牌都在走的路,很期待新款5系的改款。

展开查看更多

扉旅汽车

关注

根据协议,双方合作将分两阶段落地。2024年内,基于鸿蒙系统开发的BMW数字钥匙功能将率先上线,华为手机用户可通过数字钥匙实现车辆解锁、启动等操作,该功能将适配华为Mate 60系列及后续旗舰机型;2026年起,深度集成HUAWEI HiCar的智能座舱将搭载于宝马新世代车型,实现手机、车机与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互联。此外,宝马旗下MyBMW App及MINI App已提前上架鸿蒙应用市场,用户可通过应用实现远程控车、充电管理等功能。

“在中国,近四分之一的 MyBMW App 用户使用华为终端设备。”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强调,此次合作标志着“本土合作2.0时代”开启,旨在通过新世代车型的智能电子架构重构用户体验。

 


 

事实上,牵手华为背后,亦是宝马寻求“上量”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宝马在华的日子并不好过。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4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了71.45万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尽管BMW品牌蝉联了中国豪华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名,但整体新车销量同比下滑了13.4%,降幅超过了奔驰和奥迪。

销量不佳,业绩也难言乐观。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宝马集团营收为1423.8亿欧元,同比下滑8.4%;息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170.96亿欧元降至109.71亿欧元,同比下滑39.2%;此外,利润率也从11.0%下降到7.7%。

 


 

对于宝马的“遇冷”,业内有着统一的解释:时代变了,优势没了。

曾经,传统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技术,如今已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相反,中国车企在电机、电控及电池技术方面的专长,正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当市场风向转变时,各家纷纷盯上宝马的盘子:无论是比亚迪、长城等传统车企,还是蔚来、理想等新兴势力,均积极参与其中。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续航与智能”新答卷,宝马却“无力招架”:早期由于留恋燃油车,迟迟不研发纯电平台,大部分电动车产品都基于现有燃油车改进而来,续航里程、空间都不占优,价格还更贵,在智能化程度上也同样大幅度落后。尽管宝马2022年推出的iDrive 8.0系统虽在交互设计上有所进步,但与中国本土的鸿蒙、小鹏Xmart OS等系统相比,生态丰富性和本地服务整合能力仍显不足。

 


 

基于此,当下牵手华为,无疑是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一次“精准自救”。

有分析称,这次合作能重塑宝马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通过数字钥匙等高频功能吸引华为手机用户,该群体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比超30%;二是,快速补齐智能化短板,2026年新世代车型搭载的HiCar系统若能与华为ADS智驾方案协同,或可突破当前L2级辅助驾驶的局限,追赶中国品牌的高阶智驾水平。最后,采用中国本土操作系统,或将为宝马在数据合规层面减少阻力。

 


 

不过,与华为合作掀起的浪花,却不足以改写宝马下滑的处境。

如今的华为,虽然不造车,但用技术渗透汽车产业的野心从未改变,国内赛力斯的爆火也让“华为红利”被更多车企盯上。

近年来,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和华为开始产生关联,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东风集团旗下两大品牌——岚图、猛士官宣加入鸿蒙生态;一汽解放与华为在AI、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长安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崭露头角。

不仅如此,奇瑞、北汽、江淮、上汽也纷纷和华为合作推出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四大品牌……至此,三大汽车央企、四大地方国有车企都选择了和华为合作造车。甚至,“新能源一哥”比亚迪也和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德系豪车中的奥迪也早早加入其中,并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近期,一汽奥迪宣布,将坚定施行“燃油+电动”双线领跑的产品战略,基于PPC+PPE两大全新平台打造,2025 年计划推出五款全新车型,最大亮点是全都将搭载奥迪华为携手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全新奥迪A5L更是成为合作的首款燃油车型,不仅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还成为首个搭载双激光雷达的华为智驾车型。

对比之下,宝马通过鸿蒙生态提供数字钥匙、远程控制等增值服务只是基础款,并且,深度集成HUAWEI HiCar智能座舱的新世代车型,2026年才能落地,两年时间,在快节奏的智能时代早已变了天。

展开查看更多
正在加载中
加载失败,轻触加载
已经到底啦
暂无相关数据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