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L9> 理想L9驾驶> 摘要详情

失职的究竟是这位理想L9车主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终究不能替代驾驶

失职的究竟是这位理想L9车主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终究不能替代驾驶

摘要来自:《理想汽车为何频频翻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理想汽车为何频频翻车?》的片段:

根据网络上另一则理想L9车主微信群聊天截图,自称是“车主本人”的网友称自己的车在行驶途中发出异响后车辆提示制动故障,驾驶者靠边停车后不到一分钟便开始起火。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官方还未公布消防部门的鉴定结果。

针对加入自燃大军的理想L9,有网友评论道:“烤韭菜”。

细数理想L9自诞生至今的翻车记录,我们会发现,理想对韭菜,何止是“烤”,简直花样百出。

最开始,理想L9的空气悬挂被李想捧上了天,却被网友踩入了地。原因无他,一台45.98万元的车,悬架用的是钢,而非更符合定价的铝合金材质。

面对大家的质疑,李想反驳道:“认为铝好于钢的,建议把自家房子钢筋结构全换成铝。”

众所周知,铝合金≠铝,而且车≠房子。不知李想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还是真的连这一最基本的常识都搞不明白。

总而言之,对于汽车,对于悬架,李想显得极不专业。

关于理想L9的空气悬挂,随后又翻车了。去年7月份,根据《央广网》的报道,一台理想L9的试驾车的空气悬挂出现问题,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上市即翻车,对理想汽车来说从负面造了势,抨击声不绝于耳,理想汽车工作人员回应称:“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是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理想汽车的挽尊言论未能得逞,前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下场:“另说试驾车用了试制件,量产件强度是2.5倍,可以适应这种工况。这就更可笑了,性能不一样的试制件你制它干嘛?……这真得请公关姐姐们先弄清楚,否则只会让我严重怀疑你的开发流程和质量管理,PPAP做了吗?”

理想汽车在此次事件中的一系列操作,再一次处处带着不专业。

至此,悬挂风波告一段落,汽车部件千千万,理想L9的翻车之路正在进行时。

紧接着,一位博主在微博上曝光,某位欲购买理想L9的消费者,在试驾过程中遭遇事故,试驾员在演示加速时,试驾的理想L9撞向护栏,前保险杠碎裂、轮毂变形、车胎漏气,简称:断轴趴窝。

事后,理想汽车在第一时间开除了对接的销售人员,大有“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意味。

令人感到玩味的是,尽管遭遇事故,这位消费者最后依旧选择下订。

经历了空悬事件与断轴事件后,理想L9开启了增程器事件。

去年,某第三方媒体对理想L9进行了测试,在极寒地区,理想L9的增程器系统异常,无法正常启动。冬季来临后,一位来自东北的理想L9车主表示自己的理想L9在严寒天气中出现了趴窝现象。

被李想重点宣传的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技术,这位车主表示:“买车的时候,销售也没告诉我,零下30°增程器会坏。”

极寒天气影响零部件工作,常理之中,但极尽溢美之词后却不告知消费者缺陷和注意事项,报喜不报忧。

直到自燃事件发生的几天前,李想还在与车主对线。1月25日,一位理想L9的车主表示高速公路上自己的理想L9突然NOA功能失灵。

事发时,这台理想L9以113km/h的速度行使,右前方的车辆缓慢变道,而此时理想L9的辅助驾驶功能并未介入,启动主动刹停工作。直到这台理想L9与前方车辆发生碰撞,才真正停了下来。

堪称物理停车。

针对这起事件,理想汽车的回应是数据正常,不存在NOA失灵;李想则在车主的微博下询问,是否同意理想一起公开辅助驾驶系统工作的全过程。

目前,品牌都会对车辆行驶数据进行监测,而关乎事故的核心数据是由车企掌控,而非公开透明。若要广而告之,车企便需要得到车主同意。

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终究不能替代驾驶员,无法全面接管驾驶者的角色。但合格的辅助驾驶,诞生以及使用的目的便是用更为迅速的反应能力协助驾驶者,并且避免主观事故。失职的究竟是这位理想L9车主,还是理想L9的NOA功能?

为何翻车?为何还能红?

短短半年时间,数次站在风口浪尖的理想L9吸引了海量的目光,也吸引了海量的骂声与抨击。

不可置否的是,理想L9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处理态度不够专业。可另一方面,理想L9出现的问题并非市场上的个例。

质量问题、冷天趴窝、自燃起火,放眼目前的新能源品牌,比理想L9事故率高的大有人在,涉及人命的新能源汽车事故,也不在少数。

理想L9绝不是最严重的那一个。

频频翻车的背后,实则暴露的是理想汽车的宣传问题。正如“500万以内最好”,无论是理想ONE还是理想L9,以及理想立身的增程式技术,放在CEO李想的口中,总免不了“最”这样的夸张之词。

包括对于智能驾驶和整车性能,李想的宣传都极其激进,激进到不惜爆粗口、参与骂战。只言好,不言坏;只谈现阶段已实现的,不谈尚未解决的。

当理想汽车受益于CEO李想带来的流量时,同时也在承担流量的反噬。过于激进的宣传,中高端的价位,被拔高的用户期待,对应所犯的低级错误,两相结合,不满与翻车是必然的。

理想汽车只是汽车品牌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的一个缩影,理想L9也只是汽车的产品逻辑向快消品学习的缩影。

至于为何能够红且长红,理想汽车的品牌理念与产品理念功不可没。抓住消费者痛点的增程式动力,“奶爸车”的定位,正如李想本人所说:“一个家庭大SUV能够带着全家人出去玩,不需要到处找充电而消耗全家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常识也是优势。”

理想汽车,既红又黑,李想,既激进冲动且头脑清醒。迷糊的、被割韭菜的,只是消费者。

理想汽车在蔚小理中研发投入最低,理想的车型技术含量也排不到市场前列,同级别产品中理想的车型却是第一选择。

比起抨击李想的“大嘴”,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何汽车不再以技术论英雄了?为何夸张不实甚至影响消费者驾驶的宣传至今甚嚣尘上得不到规范?以及,为何至今未能出现替代品,以至于那位车主,发生事故后也依旧下订?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