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奥迪Q6L e-tron> 奥迪Q6L e-tron充电> 摘要详情

奥迪Q6 e-tron位于德国纽伦堡的奥迪全球首个充电中心

奥迪Q6 e-tron位于德国纽伦堡的奥迪全球首个充电中心

摘要来自:《老实人造不好电动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老实人造不好电动车?》的片段:

当时,大众集团对“高端线的摇篮”PPE平台,提出了三个指标要求:加速更快、续航更长、充电时间更短。于是乎,800V平台、100度电池包、270kW充电功率、475kW动力输出,就成了现在PPE平台的基操。



本质上,这就像游戏里装备合成——J1与MEB平台合成,出来就是PPE平台。


具体来看,J1平台上的优点是,高性能、大功率充电以及先进的热管理系统,但缺点是特殊的车辆设计以及生产规模低;而MEB平台则具备更高的集成度、更大的量产规模等优势,但缺点是性能和充电功率。通过这两个平台的优势结合,奥迪最终拿到了PPE平台。


举个例子,这次我在德国试驾的奥迪e-tron GT,就是基于J1平台打造、奥迪旗下的首款800V平台车型。这台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高压架构带来的快充速度,而是三电系统所能支撑的最高时速。在德国的不限速公路上,我将e-tron GT的车速踩到了243km/h。


拍摄于德国不限速高速,请勿随意模仿(拍摄:虎嗅)


对于高性能燃油车来说,人的极限往往远高于车的极限。但对于很多电动车而言,200km/h已经是“电动爹”们的极限,那种后段无力的感觉,懂的都懂。本质上,高极速对三电的要求极高,电机转速、电池组的输出电流、热管理系统都要撑得住才行。


极速能达到250km/h的RS e-tron GT,已然超越了市面上99%的电动车,更何况它还能够实现全域动力无衰减,以及无限次弹射起步。但即便性能爆表,J1平台依然只是奥迪对现阶段纯电性能的一次探索。毕竟,除了德国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法让驾驶员把车推到极限。


所以,PPE平台才是能力更平衡的纯电奥迪——既能跑得快,又能充得快,还有大空间。



Q6 e-tron


按照规划,首款基于PPE平台的奥迪Q6 e-tron,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到2024年底,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本土化生产具有更多中国特色配置的奥迪Q6 e-tron系列车型。对于中国本土化的速度,奥迪汽车股份公司技术研发高级副总裁及PPE车型产品线负责人Fermín Soneira Santos,言语间表现出了一丝压力。


“借助PPE平台,我们可以设计出三个不同级别的新产品。平台的开发周期大约需要5至6年。用现在的平台打造一款新车型大约需要3至4年。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研发周期更快一些,这与中国市场较为激烈的竞争有关。”Fermín表示。


不过,他也坦言,奥迪正在不断适应中国市场快速研发的新趋势,作出调整,更加强调“在中国,为中国”。此外,Fermín也格外强调一个品牌理念:“我们要保证新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追求零风险,一定不能在品质方面懈怠。”


自建充电站,这笔投资划不划算?


品质一词,也体现在奥迪充电中心。在回答“为何要建充电站”时,其答案是:“We look at the premium experience in a holistic way. And our purpose is to give the quality time back.(我们以整体的方式,看待高端体验。我们的目标是,把高品质时间还给用户。)”


在BBA三家中,奥迪对自建充电站的执念颇深,并且启动时间最早。


位于德国纽伦堡的奥迪全球首个充电中心,自2021年底投入使用后,至今充电次数已超过15,000次。该充电中心有六根可供预约的高功率充电桩,日均完成24次充电,输出功率约800千瓦时。截至目前,奥迪已在欧洲三个国家的四座城市布局奥迪充电中心。


奥迪充电中心,屋顶还有一套太阳能板


在德国试驾期间,我也正好前往该充电中心,体验了一番“德式充电”。


整个充电中心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的外圈分布着六根充电桩,而内部是多块“cubes(储能魔方)”,这些立方体模块容器可以灵活地在充电中心组装或拆卸,其电力来自于奥迪测试车辆上拆卸下来的二次利用的锂离子电池。


这一储能解决方案可以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时仍保证可持续的快速充电。奥迪纽伦堡充电中心拥有六个最大功率达320kW的高功率充电桩。


(拍摄:虎嗅)


比较有意思的是,奥迪在苏黎世建的mini版充电中心,提供四个充电桩和两个“储能魔方”。为了适应苏黎世银行和保险商业区更为紧凑的城市空间,该充电中心还采用无需任何土建工作的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奥迪未来能建造包含或不包含休息室的不同大小的充电中心。


来到第二层,是一个提供咖啡、零食、洗手间和休息区的Lounge。尊贵的电动车主们,可以在这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宽敞休息室中,度过高质量的充电时光。


(拍摄:虎嗅)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充电中心是对其他品牌电动车开放的。所以,其他品牌的车主不仅可以在底下充电,也可以上楼使用公共区域的休息区和洗手间。


只是奥迪车主拥有一片专属的休息区,其中还包括一个贴心的密闭房间。房间内提供电视、AirPods Max耳机、PS5等设备,以满足车主的商务、娱乐等需求。甚至,如果孩子太吵闹,也可以在这里待一会。


(拍摄:虎嗅)


当然,“德式充电”的核心,还在于咖啡。在Lounge来一杯咖啡,到阳台上享受午后的暖阳,不经意间你的车就充满电了。


在中国,虽然目前没有引入奥迪充电中心这一“产品”,但奥迪于2022年底也在国内推出了品牌公共充电网络:奥迪充电站。目前,奥迪已在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内的25座城市拥有超过170个高功率充电桩,计划到2023年底建成约600个充电桩。


这些奥迪充电站,配置了定制化液冷终端,直径为27mm的液冷枪线重量比传统充电枪线更轻,枪线长度也能适配所有奥迪e-tron系列车型不同位置的充电插口需求。充电功率最高可达360kW,最大电压为1000V。Lounge虽然还没有,但充电速度照样是“一杯咖啡”的时间。


中国的奥迪充电站


实际上,车企自建充电站这件事,和销量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像比亚迪就从不建充电站,但销量企业却依然超过了在全球范围内铺设充电网络的特斯拉。再比如,重视补能环节的蔚来和小鹏,每月销量还是努力往两万台以上攀爬。补能基建,不能以偏概全,更得从长计议。


因为,建充电站不一定能大卖,但不建充电站死得会更快。


在奥迪的品牌理念中,充电体验也是车的一部分。温泽岳就表示,奥迪将高端分成了三个维度,即高端产品、高端生态系统和高端客户体验。而高端生态系统提供超越汽车本身的产品与服务,这其中就包括了充电服务。


说来也巧,奔驰和宝马在8月底的成都车展上,几乎同时宣布了超充站的建设。


奔驰宣布,在中国启动了充电功率高达480kW的首批超级充电站建设。全球首家梅赛德斯-奔驰超级充电站将于今年10月落户成都并投入使用,其余站点也将于年内陆续登陆包括北京、深圳等地。宝马则发布了BMW超级充电站,8月起已进入运营。


显然,在建充电站这件事上,BBA达成了高度一致。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