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蔚来ET7> 蔚来ET7续航> 摘要详情

蔚来ET7推出单次充电续航 1000 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

蔚来ET7推出单次充电续航 1000 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

摘要来自:《蔚来ET7首先搭载,卫蓝半固态电芯下线,续航1000公里》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蔚来ET7首先搭载,卫蓝半固态电芯下线,续航1000公里》的片段:

其实在今年 3 月,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李泓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就透露,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计划基于 ET7 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 1000 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达到 150 度电,能量密度为 360Wh/kg。这款固态电池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的固态电池包,正负极沿用主流的高镍+硅碳+预锂化的发展思路,隔膜保留,电解液用量减少,距离「非金属正极+锂金属负极+无隔膜电解液」全固态电解质的终极形态尚有较大差距,其实属于过渡产品,严格说法应该是「半固态电池」,对目前的电池材料体系影响其实有限。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固态电池拥有更为稳定的电解质机械和化学特性,静态及循环寿命将得到极大提升;对温度不敏感,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能量密度得到极大提升,预计能达到当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

发展限制较多

1、高效的电解质材料体系缺乏。

作为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目前在固体锂离子导体的单一指标上已有所突破,但综合性能尚不能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

2、固态电解质和电极的界面处理

在固体电解质中锂离子传输阻抗很大,与电极接触的刚性界面接触面积小,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质体积的变化容易破坏界面的稳定。

此外,在固态锂电池中,除了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界面,电极内部还存在复杂的多级界面,电化学以及形变等因素都会导致接触失效影响电池性能。

3、长期使用时稳定性不理想

固态电池在服役过程中结构与界面会随时间发生退化,但退化对电池综合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难以实现长效应用。

可以看到,固态电池需要突破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关键材料和界面问题,才能开展系统的工艺研究,从而满足单电池的性能要求。

目前业内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车企、动力电池公司有几十余家,其中包括丰田、大众、宝马、福特等全球车企巨头;在国内,到2023年,上汽、东风、蔚来、高合等主流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旗下近10款电动汽车将配套固态电池。

其中,丰田目前在固态电池领域已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此前丰田汽车电池业务总经理曾透露,丰田已经按计划成功制造了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正式量产。

现代此前表示计划在2025年试生产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2027年部分批量生产,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批量生产。

2020年戴姆勒已与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达到量产状态后将使用。并且其在国内参股的公司孚能科技正在进行330Wh/kg高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并且储备了400Wh/kg高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技术。

宝马计划在2025年开始使用固态电池,2030年用于量产车型。

车企的大批量入局必然会加快固态电池研发速度,但真正没有续航焦虑的时代或许还没这么快。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