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奔腾小马> 奔腾小马驾驶> 摘要详情

奔腾小马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是当下行业竞争的焦点

奔腾小马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是当下行业竞争的焦点

摘要来自:《10月融资盘点: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10月融资盘点: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的片段:

具体来看,10月与9月都有一笔百亿级别的融资项目,但9月超亿元级融资为16起,其中10亿元以上规模融资多达7起,而10月超亿元级融资下滑至13起,仅滴滴自动驾驶与零跑汽车两家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另截至2023年10月31日,今年国内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累计约披露235起融资事件,其中约114起与智能驾驶相关。


10月融资盘点:中东资本频现身,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

零跑获当月汽车领域最大手笔融资

10月,汽车领域最大手笔融资莫过于Stellantis集团以15亿欧元(约117.25亿元人民币)入股零跑汽车,这也成为车圈当月最热闹事件之一。

中国造车新势力与外资车企的合作,零跑不是开启先河的第一家车企。就在三个月前,小鹏汽车也拿到了大众汽车集团7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虽然都是外资“反向合资”新造车们,也都存在利益“置换”,但是两者合作仍有很大不同。

一是零跑所获资金要更多,但相应的,零跑要让出约20%的股权,而小鹏仅被收购约4.99%股权,存在4倍之差。二是小鹏携手大众重点是为发展国内市场,而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倾向于海外市场。三是小鹏主要是技术输出,零跑更聚焦在整车产品级的合作。

10月融资盘点:中东资本频现身,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经过多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积累与沉淀,国内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技术,以及生态链的完整性,较国外企业占据先发优势。也因此,为实现借力与赶超,外资开始接二连三敲响与国内自主新能源品牌合作的大门。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销量达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上升5.4个百分点。今年1-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42.6万辆,同比增长22.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5.3%,环比提升6.6个百分点。如此背景,跨国车企在华压力与日俱增,包括作为全球第二大车企的大众汽车也是典型代表。

正如Stellantis集团全球CEO唐唯实直言:“Stellantis集团需要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曝光率,我们在中国市场目前不算太成功,所以我们非常偏向于依赖一家中国的成功公司(零跑)。如果我们要赢得中国市场,我们最好先赢下中国一家很好的公司帮助,这是我们的逻辑。”

作为新势力车企,除零跑之外,成立于2021年的BeyonCa也收到了来自沙特阿拉伯投资集团数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以来,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资本频繁加码国内新能源车企。除了BeyonCa,蔚来汽车也在今年6月拿下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的11亿美元投资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6家汽车企业与中东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包括吉利、高合、长城华冠、北汽极狐等品牌。此外,自动驾驶领域的小马智行在10月完成的D+轮融资,投资者也来自于沙特阿拉伯王国新未来城旗下投资基金。

“目前包括沙特在内的中东地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关注度很高,这与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关。”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谈到。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中东资本密集投资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该地区长期依赖石油发展,对能源转型迫切不无关系。中东投资者偏好已经实现量产,但在资金上有一定困难的公司。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能源品牌来说,中东资本有助于其开拓当地市场,获得更多收益。

多家明星自动驾驶企业受热捧

自动驾驶赛道,烧钱与融资是不变的主旋律。今年10月,该领域共有小马智行、Nullmax(纽劢)、滴滴自动驾驶及其孵化公司KargoBot等多家企业获投。其中,滴滴自动驾驶融资金额最大,超过10亿元,由广汽集团独家投资。

10月融资盘点:中东资本频现身,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

图片来源:滴滴自动驾驶

广汽集团和滴滴自动驾驶,一个是汽车行业兼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一个则是自动驾驶头部公司,双方的强强联合颇为业界热议。事实上,双方自2021年便已开启合作,今年5月,还共同发布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AIDI 计划”,并计划成立合资公司。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是当下行业竞争的焦点,虽然高阶自动驾驶量产仍需要时间,但是为抢占先机,提前布局是各企业的应对姿态。据《21CBR》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广汽至少投资了30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主要专注在汽车零部件、芯片、电池、自动驾驶四大细分领域。

总体上,国内实现规模化量产的自动驾驶仍停留在L2+级别,今年上半年中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0%,并在持续向上突破。L3级上路则有待政策推进。过去一段时间,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L3试点的突破,预计不久的将来有望看到相关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10月20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企层面,现阶段不少也都在为L3车辆上路做准备。

再往上到L4级别,国内已建立了多个Robotaxi测试区域,百度Apollo、小马智行都在示范区内运营。而在机场、矿区等相对封闭场景中,L4级自动驾驶已经先一步实现商业化落地。

落地成功便意味着企业有机会实现“造血”。基于当前“收紧”的融资环境,资本相对更看重回报率,偏爱有能力量产的企业,比如主函数智能、清维如风和KargoBot,在10月都获得了新的融资。

智驾核心零部件方面,激光雷达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赛道,10月共有2笔融资。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由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与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掀起的一场关于AEB的争论中,业界对于AEB“漏检”和“误触发”问题也大为探讨。其中,业内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激光雷达或许是解决方法之一。

10月融资盘点:中东资本频现身,外资重金置换国内资源成趋势

图片来源:镭神智能

禾赛科技战略负责人施叶舟就表示,目前市面上现有的AEB方案,无论是纯视觉还是毫米波感知方案,都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当AEB设定阈值过高,就会出现漏检的情况;而阈值过底,则会有误触发的风险。当车辆感知硬件中加入激光雷达后,基于整体感知精度实现提升后,可以减少误触发情况的发生。

从目前来看,智能化渗透率的持续攀升,推动激光雷达搭载量也在快速上涨。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截止到2023年第三季度,已有36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

在智能驾驶其他细分领域,诸如智能底盘、车路协同、智能电动开闭系统等,也都有相关资本在关注。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