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腾势N7> 腾势N7功率> 摘要详情

腾势N7还得有充电功率足够高的充电桩

腾势N7还得有充电功率足够高的充电桩

摘要来自:《汽车大观 | 不赌800V,比亚迪赌什么?》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汽车大观 | 不赌800V,比亚迪赌什么?》的片段:

当时,比亚迪对2015款唐DM的宣传话术只有:最大功率370kW(503Ps),最大扭矩720N•m,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百公里油耗2L。并未提及其高电压。

包括同期推出的2015款秦EV,额定电压633.6V、充电中止电压752.4V,也是比亚迪的高电压车型。

按照业内对于800V的一致理解,当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达到550-930V,就称为800V。就像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在230V-450V,都统称为400V。

所以说起来,比亚迪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是如假包换的最早量产的800V车型。比亚迪在那时,即已掌握800V高压平台技术。而同期市面上的其他新能源乘用车,都是低电压。

为什么这么领先的技术,比亚迪当时却绝口不提?以至于到2019年4月,保时捷推出800V的纯电动车Taycan(额定电压613V),让大家认为它才是全球首款800V车型?

有了车,还得有桩

为什么现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会从400V,蜂拥至800V?除了更强的性能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让电动车补能更快,从而缓解消费者续航里程焦虑。比如宣传800V的车企,都会强调“充电5min,多跑200km”,或者类似话术。

但光有800V的车,并不能实现“充电5min,多跑200km”,还得有充电功率足够高的充电桩。要使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足够高,还得电压和电流都满足条件,因为“功率 = 电压*电流”。

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基本“国情”是:2015年,当时国内95%的充电桩,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2017年开始,750V 高压直流桩,在新建桩中的比例逐年大幅提升。到如今,88%的公共充电桩都已超过750V,成为了市场主流。

充电桩电压是提高了,但电流却由于至今没有新的国家标准出台,一直处在根据国标2015协议标准,充电接口支持的最大电流不超过250A现状中。仅有2%的公共超充桩,电流超过300A。

电流不够,意味着800V的车在公共充电桩上,还是无法实现快速补能。这就是比亚迪对800V不吆喝的原因,一方面是王传福的“埋头苦干、多干少说”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比亚迪的思路:尊重“国情”,技术储备先行,解题循序渐进,做到了再说。

于是就有了在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推出同时,比亚迪全球首创了升压充电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当时充电桩电压基本都在500V以下,与800V的比亚迪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充电不兼容的问题。

比亚迪的升压充电技术,当时不仅实现了车桩兼容,升压功率超过 60kW,也很好地实现了充电效率,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补能体验。

此后,无论是800V车型,还是升压充电技术,比亚迪一直默默地做着产品丰富和技术突破。

比如:2020年上市的汉EV第一代车型,也是800V车型(额定电压570V)。2020年,比亚迪首创电驱升压充电,升压功率超过100kW。2022年,比亚迪发布油冷电驱升压充电,升压功率超过120kW。

对于电流小的充电桩现状,比亚迪则创造性地想出了另外一套办法:双枪快充,以便最大化利用现有的200多万根公共充电桩,也能实现超快充电补能。

双枪快充最实用?

双枪快充,简而言之就是:两把充电枪,同时给一台车充电。其原理就是电池组是先并联后串联,两把充电枪同时往一个电池包里充电,“就像两条小河同时汇入一个大海”。而且,即使两把充电枪的电流不一样,也不会对电池有损害。

比亚迪之所以会想到双枪快充,是因为这一技术有一大好处:相当于用升流的方式,解决了充电桩电流小的问题,既不需要改造现有公共充电桩,又实现快速补能。

以腾势N7为例,2023年7月,腾势N7率先使用双枪快充技术,400V的电池包用300A充电桩,单枪实现最大120kW充电功率,双枪最大充电功率达到230kW。双枪充电15分钟,多跑350公里。

当前,对于在推出了800V的车之后,如何解决桩的问题,能想到充分利用公共充电桩的车企,还只有比亚迪。其他车企更多是宣传自建超充站、超充桩。

可以说,整个2023年,不仅是车企争相推出800V车型的一年,也是车企大举许诺自建超充桩的一年。

比如:蔚来不仅发布了第四代换电站,在超充上更是表示,2024年将建成20000根充电桩。

极氪也表示,2024年要使极充站达到1000座;到2026年,极充桩总数预计将达到10000根,实现“千站万桩”。

小鹏、理想也都宣布了超充桩规划目标,小鹏是希望在2025年建成3000个具备超充能力的自营站点。理想是计划到2025年建成3000个超充站。

最豪横的是华为,华为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宣布,要在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全液冷超充桩。当然,这一计划将携手客户、伙伴共同完成。

极星、沃尔沃、路特斯、捷豹路虎四大豪华品牌也结成了闪充联盟,表示要规划建设运营约1000个闪充充电场站,但并没有给出更详细的时间规划。

总的来看,对于自建超充桩,车企们都已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但就当前来看,已经兑现的少,多是规划和许诺。

自建超充桩,也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钱,二是电容。另外,即使超充桩大规模建成,原有的200多万根公共充电桩如何处理?是否形成资源浪费?也是现实问题。

战略不能豪赌

自建超充桩,首先是件极其烧钱的事。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经算过一笔账:建3000个超充站,至少需要100亿元。每个站的建设成本大概是340万元,这还只能是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小型充电站。如果要建设配备16根600kW超充桩的大型超充站,一个站点就是1个亿的投资。

除了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也是一大投入。尤其对于建在高速公路沿线的超充桩,平时车少、节假日车多,运营起来麻烦。长期不被使用的情况下,还易遭到荒废。

另外,电网容量也会制约超充桩的实际效果。受限于电网容量,有些车企已经建成的超充站,只能在单车充电时实现800V车型的最高充电功率,多车同时充电,就会出现功率分流,达不到宣传的补能效果。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