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观来看,比亚迪海豚整体使用了“海洋美学”的设计,造型圆润而饱满,封闭式的中网与车灯无缝连接,但整体造型有些过于可爱,对于男性同胞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友好,也同时限制了购买人群;相比于前者,MG4 EV就显得更懂消费者了,其采用“灵动美学”,少了些许的质嫩,多了一些沉稳在其中,造型更加立体,熏黑的车身D柱营造出时尚有余的“悬浮式车顶”,虽说两款车型所演绎的风格各不相同,但后者的接受度更高一些。
小到紧凑级,大到全尺寸车型,国内消费者对于空间的需求是一贯的,在一些人看来尺寸不仅仅象征着实用性,更是尊贵的一种象征,而轴距数据上的差之毫厘,在实际体验中就是失之千里。在车身尺寸方面,MG4 EV可以占据着绝对优势,其中1836毫米的车身宽度更是与中型车帕萨特持平,称得上是越级享受。
与此同时,162毫米的车长优势也赋予了后备厢更多可能,MG4 EV储物容积为达到了400升,当第二排放倒后,地台近乎平整,便于放置更多的物品,可以是临时休憩的空间,亦可以是驶向诗和远方的必需品;反观比亚迪海豚在这方面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后排按比列放倒更不是全系标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G4 EV的车身高度数据不占据绝对优势,但得益于电池的结构,其整体造型更加紧凑、扁平,使得车内可使用的高度空间更为宽泛,所以在实际体验中,后排乘坐人员的头部空间丝毫不弱于比亚迪海豚。
诚然,除了空间,对于电动车而言,续航也同样重要,其不仅仅是一项数据,更是人们通往诗和远方的媒介。在这方面,比亚迪海豚提供401和420公里两种版本,在同级别当中处于主流水准,但MG4 EV出海冠军版则达到了415公里,若是按照价格相近车型来看的话,后者或许只有14公里左右的优势,但是往往就是这14公里,就能决定一辆车的命运,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充电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MG4 EV在拥有出众的续航能力同时,也兼顾了一定的性能,其中四驱版本车型拥有330千瓦的动力输出和600牛·米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成绩达到了3.8秒,不要说领先比亚迪海豚几条马路了,在同级别当中也是遥遥领先,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配合50:50的轴荷分布、后轮驱动、麦佛逊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整体操控堪比宝马1系。
事实上,MG4 EV之所以能立于欧洲纯电市场的顶点,与它的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上汽星云平台加持的它,抗扭刚度达到了31568N·m/deg,要知道,这一强度可是传统燃油D级车才具备的水平,也让其“10万的车、20万品质”的名号实至名归。同时,其高强度钢比例更是达到了84%,荣获Euro NCAP五星安全评级,评级的背后不仅仅是安全指数,更是MG品牌多年的心血。
比亚迪海豚作为e平台3.0的第一款产品然也是buff叠满,不仅拥有海洋美学,车身高强度钢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8%,但和前者相比还是逊色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