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秦PLUS新能源> 秦PLUS新能源安全性> 摘要详情

秦PLUS新能源安全性不高

秦PLUS新能源安全性不高

摘要来自:《车圈大佬“针锋相对”,车圈到底要不要继续卷下去?》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车圈大佬“针锋相对”,车圈到底要不要继续卷下去?》的片段:

王希:我赞同李书福的观点。卷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得看是什么卷法。一味的卷价格,有可能造成偷工减料,质量下降。比如比亚迪的车型,大多采用了比如阿特拉斯、朝阳等品牌的低价轮胎,这些低价轮胎的抓地力很差,虽然降低了车价,也降低了油耗,但使得车辆的刹车距离普遍超过40米,安全性不高。这样的车能不能开?当然也能开,但是可以看出来比亚迪在卷价格的时候,其实是以降低车辆品质为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蔚来李斌和华为余承东都说要卷价值,而不要一味卷价格。

王帅:大家都觉得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内卷”之下,合资车会先扛不住,但我持相反观点。众所周知,合资品牌的产品多数都是全球车型,研发等成本都可以全球分摊,即便是特供车,也都是基于现有平台开发的,成本优势同样明显。就拿东风日产轩逸来说,现在最低配的经典版车型裸车只要6万多元,但你信不信,这个价格绝对不会亏本!所以最终被卷死的,一定是中国品牌。不断的价格内卷也未必是好事,你觉得7.98万元的秦PLUS DM-i和当年卖十多万的同款相比,用料一样不?

张立萌:

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目前的价格已经低到有点超出人们的预期了,客观来说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内卷,一些车企很可能在这一轮的价格比拼当中消失掉,其实这种内卷是不健康的。品牌之间适当的竞争是好事,可以促进品质的提升,但是过度的内卷反而会导致品牌为了降低成本从而降低零部件的规格,从而让车辆的使用体验下降或者是安全性出现隐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都是不好的。

目前中国品牌新能源的低价不是车企愿意定这个价,而是为了从其它品牌手中抢占市场份额而不得已的行为,当硬件卷不动之后就开始卷价格,这种做法其实会进一步压缩相关产业链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车企的本身的利润也得不到保证。这么压缩利润仅仅是为了生存下去,显然是不健康的模式。

消费者的确需要价廉物美的产品,但内心也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首先这样做就是不长久的行为,因此新能源车还是需要回到正常的轨道才行。当然并不是和传统豪华品牌看齐,因为这些品牌的价格又太虚高,反观中国品牌的价格战又过于疯狂。所以价格只要回到正常的位置就行,而不是通过让利甚至亏本的方式来进行。

正方:支持卷!

周周: 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自然是希望能够在汽车市场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不是所谓的价格壁垒、保护主义、统一战线。商场如战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是硝烟依旧,只是这股风近几年刮到了汽车行业罢了,并且随着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的崛起,猛烈了些罢了。

毛毛: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不仅关注汽车的外观、性能,还关注汽车的安全性、智能化、环保性等方面。汽车企业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保持竞争力,汽车企业不断继续“卷”下去,才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看,“卷”下去,才能获得更优质、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