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的成本来源主要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比油车高出20%的购置成本,另一个是日常的充电成本。
同尺寸车型,油车要比电车便宜20%。
比如说长安逸动,目前的终端价格在7万左右,秦PLUS配置合理的版本价格在9万左右,购置成本多出了2万元以上。
从工薪阶层的角度来看,多出来的两万元购车预算并不算少。
以一台家用车每年1万公里的使用强度来算,加油成本大约在4000元左右,充电成本每个人都不一样。
比如说我,没有家用充电桩,都是在外部商业桩上进行充电,每度电的成本在1.3元左右,百公里成本就接近20元,那么一万公里的成本是在2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这已经是电车的用车极限了。
如果有家用充电桩,至少可以保证60%的用车里程是由家用充电桩的5毛钱电费支撑的,那么补能成本就还会有一个较大的降幅。
02 电费涨到多少没优势
如果你理解了以上的成本分析,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电费只有在涨到两块钱以上的时候,才会丧失成本优势。
假设外部商业充电桩的电费,一度电两块五,电耗15kWh百公里的电车,成本是100公里37块钱,相比于目前的燃油车,才会失去成本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