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奔驰的纯电动家族,尽管奔驰已经在国内市场推出了多款电动车型,包括奔驰EQE、奔驰EQC、奔驰EQA和奔驰EQB等,但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始终不温不火。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梅赛德斯-奔驰5款国产纯电动汽车的总销量仅为1.17万辆。其中,EQA售出1699 辆,EQB售出2821辆,「最惨的」的当属EQC,售出了266辆,月均只有两位数。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直在燃油豪华车市场「躺」着挣钱的奔驰来说,无异于亏本赚吆喝。
相比之下,奥迪仍在加强电动化产品的攻势。
例如,Q6 e-tron车型将于2024年底在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实现本土化量产。
与此同时,今年7月31日,奥迪发布了全新纯电轿车A6 e-tron,这是一款基于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C级轿车。外加量产车型Q4 e-tron、RS e-tron GT,无不传递出奥迪电动化转型加速的强烈信号。
逆势提速,奥迪「重仓」电动化或许有其背后深层次的洞察与规划。
一方面,从整体销量规模来看,奥迪的确落后于奔驰、宝马,与此同时,在燃油车价格大跳水时期,对于品牌力稍逊一筹的奥迪来说,想继续「躺」在燃油车上挣钱变得愈加困难。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接近32万辆,同期,奔驰、宝马销量分别为35.26万辆、36万辆,不过,德系三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足可见市场的动荡。
因此,对于奥迪而言,代表着未来竞争之势的电动化无疑将成为重中之重,即使奔驰宝马还可以「半推半就」的缓慢转型。但奥迪恐已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另一方面,奥迪其实拥有在电动化上积累丰厚的母集团——大众汽车,作为目前在电动化转型上最激进的车企集团,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样可以快速传导至奥迪的研发生产体系。
通过集团的体系化优势,迅速带动奥迪品牌的转型速率,或许还真能打奔驰宝马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电动车业务已经成为奥迪2023年销量增长的助力之一。
财报显示,2023年,奥迪品牌纯电动车型在全球市场的交付量为17.8万辆,同比增长51%。
而奥迪的电动化转型或许还具备十足的潜力。
从平台技术角度来说,大众集团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拥有MEB、MQB、MLB、PPE、SPE五大电动汽车平台,遍布低中高端生产线,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不同的车型上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
其中,奥迪与保时捷共用PPE高端纯电平台,而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奥迪Q6 e-tron已经完成全球首发,新车将采用全新E3 1.2电子架构,第二代800V电机与电控,并开发专属高压电池以及预测式管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