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零跑“寻找”的时间没有太久。7月,零跑汽车交付22093台,同比增长54.1%,稳定跨过2万大关;8月第二周卖出0.54万辆新车,超越问界,来到新势力亚军位置;紧接着,新增订单突破8600辆,正式反超埃安;在刚刚过去的一周(8.19-8.25)累计销售0.62万辆新车,挤进新势力前三,新增订单破9000,与极氪拉开差距,迈过了又一个强劲的对手,预计今年年底会达到50万的关口。按照朱江明的原话“50万能活,100万有活力,活到最后需要300万辆。”
从最早S01的 挫折,到“老头乐”T03争取来短暂的生存空间,再到C11、C01、C10、C16多“爆款的出圈”,习惯差生的零跑,不仅活过来了,还冲进了前十。
向“阳”而生,零跑做对了什么?
进入市场伊始,零跑的价格区间一直在20万以下,选择与燃油车在竞争最为激烈细分市场“拼刺刀”。
并且,不论是硬刚燃油车,还是与新能源车同台竞争,零跑为避免弱势,扩大基本面,零跑选择“一样大的车比别人便宜,一样便宜的车比别人大”的策略,在产品上下血本。
而放眼整个新能源市场,除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少数几家车企实现盈利之外,绝大部分车企还处于“烧钱”阶段。零跑为何敢主打性价比“攻略”?朱江明在零跑C16上市后的媒体沟通环节,给出了答案。
“我们有占60%成本的零部件是自研、自制。”零跑C16上市后的媒体沟通环节上,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通过全域自研自产,其成本控制能力不比比亚迪差。
此外,零跑还将芯片的“能力”利用到最大化。以C16智驾版为例,其所搭载的芯片只有一颗高通8295,却做到了L2级的ADS,整车360°环视、自动泊车等功能。相同配置、同等价位,零跑,做到了其它厂家所不能做到的。
而与部分主机厂整合供应商方案的“自研”不同,零跑的电池、电驱、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成果均由自己的研发团队长期“培育”,作为一家全域自研立身的车企,可以说,零跑花了十余年的时间,为自身打造了坚固的“护城河”。
在今年的全域自研技术开放日上,零跑以“公开课”的方式,发布了LEAP3.0六大智能电动核心技术,涵盖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新能源黄金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模块,并且,全部量产,“都是现货,没有期货”。
正是坚持全域自研,技术输出,成为零跑新的增长点。
今年5月,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正是落地,独家拥有除大中华区,向全球其它市场出口、销售,在当地制造零跑产品的权利。
根据规划,自2024年9月起,零跑国际将在法国、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9国推出零跑汽车,年底将在中东、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上市零跑产品。产品全面铺开之际,销售网络也在全面跟进。2024年年底,零跑国际将拓展销售网点至200家,到2060年拓展500家,在后续三年,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在海外销售。
在造车难,新势力造车更难的中国车市,零跑正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节奏。
站稳第一阵营,零跑触线“岸边”
一众新能源品牌中,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出圈的理想汽车,虽自“出道”以来争议不断,却凭借2023年超千亿的营收及超百亿的净利润,成为首个“上岸”的造车新势力品牌。
2023年2月,零跑推出了增程版C11,在此之前,走增程路线的车企“一个巴掌数得出来”,而C11增程版,与理想的家庭地位相似,价格只要理想的一半,走上了“平替”理想的道路。
对此,零跑CTO曹力表示,“大家有这个想法是好事情,平替理想没有什么不好,零跑的产品在性能和产品力上要无限逼近优秀产品。”
“所以我们一直说要做汽车界的优衣库。”朱江明希望零跑可以像优衣库一样,给用户带来更高的配置、更优的配置,做到“好而不贵”。
而主打“大牌平替”以高性价为卖点的优衣库,在中国市场一年卖了300亿。零跑,2024年上半年,共交付了86696辆新车,同比增长52.2%,尽管亏损达22.12亿元,但经营现金流入净额2.27亿元。在普遍亏损加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净现金流,毛利率由负转正的零跑,宛如市场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