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秦PLUS新能源> 秦PLUS新能源上市> 摘要详情

秦PLUS新能源第二类上市车企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秦PLUS新能源第二类上市车企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摘要来自:《14家上市车企业绩:比亚迪最能赚,广汽已赔钱》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14家上市车企业绩:比亚迪最能赚,广汽已赔钱》的片段:

多家上市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单,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车壹条》统计了14家主流上市车企(主要是乘用车车企)的财报数据。根据业务板块,这些车企大概可分为三类:首先是以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上市企业,它们的营收、净利润在大幅增加。

第二类上市车企的业务同时包含合资以及自主板块,如上汽集团、北京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它们的营收、净利润大都出现下滑;第三类是蔚来、小鹏、零跑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它们的销量、营收在增长,但大多仍处于亏损状态。

业绩表现直接影响了车企们的开支。包括新势力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普遍在加大研发投入。而归属于第二类的上市车企,研发费用普遍开始收缩,销售费用也出现下滑。这其中最糟糕的情况大概是,销售费用在增加,但车还是没卖出去。

结合各大上市车企的业绩表现来看,整体的规律是:自主走强,合资收缩,不少新势力继续大幅亏损。

自主品牌赚翻了

最赚钱(净利润最高)的三家车企是来自第一大阵营里的比亚迪、吉利、长城,其中比亚迪、吉利上半年归属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

比亚迪无论是营收、净利润,还是销量,都保持着一路狂奔的姿态。上半年,比亚迪营收突破3000亿元,在14家上市企业中位居榜首,这个营收规模大概是吉利、长城汽车的3倍左右。

不过,不同于吉利和长城,比亚迪的营收增幅没能赶上销量增幅,这或许与比亚迪秦PLUS等车型售价官降有关。

IMG_256

吉利汽车的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73亿元,归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也均有大幅增长。销量上,吉利今年上半年售出96万辆新车,41%的增幅在自主品牌中也居于领先位置。

长城汽车的营收、净利润增幅明显高于销量增幅,这应该得益于长城汽车更高的单车售价和单车利润。

从长城汽车销量结构的变化来看,上半年,低售价的长城皮卡、欧拉品牌销量下滑,而高售价的坦克品牌销量直接翻了一番,达到11.6万辆,这大概占长城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价格上,坦克入门级产品坦克300的起售价为20万元,旗舰产品坦克700 Hi4-T的售价区间高达42.8万-70万元。坦克品牌车型售价远远超过了自主品牌单车平均售价。

几家自主品牌业绩呈现欣欣向荣的姿态,因此它们花钱也比较大方。上半年,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均加大了研发投入,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比亚迪的研发费用甚至增长了四成。

合资“利润奶牛”赚钱能力下滑

第二类上市车企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长期以来,因为合资品牌较强的赚钱能力,它们也被称为利润奶牛。但在如今市场环境下,合资品牌整体销量下滑,利润奶牛的“产奶量”随之减少。如果上市车企旗下自主品牌不给力,它们的业绩下滑会更加明显。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北京汽车、广汽集团三家上市车企的销量均有不同幅度下滑,营收、净利润也随之下降。其中营收跌幅最大的为广汽集团,上半年营收缩减了四分之一,归属净利润是去年的一半。

广汽集团旗下合资业务主要是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两大日系品牌,上半年,在自主品牌的猛烈攻势下,日系品牌首当其冲。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今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21万辆、34万辆,分别同比下滑28%、26%。

雪上加霜的是,自主板块的广汽新能源上半年销量下滑至21万辆,下跌近四成。

上汽集团销量跌幅同样达到两位数,不过,鉴于上汽大众的拉动,以及上汽整体销量规模更大,上汽的业绩下滑幅度没有广汽集团那么明显。

北京汽车的业绩则表明,在“卷”起来的中国车市,豪华品牌受到的影响要更小一些。北京汽车的主要业务为北京奔驰、福建奔驰两大品牌,北京现代、北京品牌对业绩的贡献比较有限。上半年,北京汽车的营收出现5%的下滑,这与销量6%的跌幅相符合。

反而是不那么依赖合资品牌,或者说,没有强力合资品牌可以依赖的长安汽车,上半年的营收实现增长。现阶段,长安福特与长安马自达两个合资品牌的总销量,大概只占长安总销量的10%左右。正是自主品牌的销量增加,拉动了长安汽车营收的增长。

不过,由于投资收益大幅降低,销售费用增加等因素,长安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下滑六成左右。

随着业绩的收缩,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的研发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广汽集团的研发费用下滑最为明显。

结合历史数据来看,上市车企依靠合资品牌躺着挣钱的日子大概要一去不复返了。早在2018年上半年,广汽集团的归属净利润还高达70亿元,如今只剩下十几亿元,扣非净利润甚至变成了负数。在合资品牌竞争力日益下滑的趋势下,早日扶持自主品牌崛起,或许才能止住颓势。

新势力要想盈利,得上增程?

在统计的6家新势力车企中,表现最亮眼的要数赛力斯。得益于问界系列车型的畅销,赛力斯上半年总销量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24%。营收达到650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归属净利润达到16亿元。

按照目前形势来看,赛力斯今年大概率能成为继理想之后,国内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销量及营收均不及赛力斯,但净利润数据略胜一筹。上半年,理想的归属净利润达到17亿元,如果按照非美国公认会计标准,理想上半年净利润能达到28亿元。

剩下几家新势力车企,蔚来、零跑、小鹏、北汽蓝谷(旗下有极狐品牌)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蔚来、零跑和小鹏汽车处于同样的处境:销量增长带动营收增长,同时亏损金额在降低。三者中蔚来274亿元的营收要更高,但亏损金额也更大,上半年蔚来亏损103亿元,这大概是小鹏亏损金额的4倍。

北汽蓝谷的的财报数据则要更糟糕一些,营收、销量在下滑,亏损在增加。这或许与极狐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烧钱推广阶段有关。

IMG_256

北汽蓝谷的一个优势是,手里不只有极狐这一张牌。8月份,北汽和华为合作的享界S9上市,这款售价40万元级的纯电动轿车,有望改善北汽蓝谷下半年的业绩表现。

整体来看,目前新势力中营收最高的为赛力斯、理想,它们也是仅有的实现盈利的两家新势力车企。它们的一个共性是:主推增程车型。所以,一个显著的结论是,增程电动貌似已经成为新势力车企盈利的诀窍。

虽然尚未盈利,但新势力大都出手阔绰。除蔚来外,几家新势力车企的研发投入均有上升。结合销量规模来看,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车企的销售费用也居高不下。这方面控制的比较好的是零跑汽车,上半年销量翻番的情况下,其销售费用只增加了10%。

在赚钱道路上,能挣固然重要,但节省同样是门学问。

写在最后:

整体来看,主流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势力正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得不承认,合资板块式微,这点在一些上市车企之后的财报数据上,可能会有越来越明显的体现。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