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理解,就是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车辆驾驶,操作打轮、加速、刹车,以此来测试车辆,可在试车场的道路上测试,也可在试车场的台架上测试。
要复杂一点解释,整套RoboTest系统由车端和云端两大核心部分组成。车端控制器集成了驾驶机器人系统、定位感知设备及控制模块,通过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可实现快捷拆装,无需破坏车辆原有结构。相当于一个试车手。
云端控制中心负责试验规范、测试路径的远程配置、实时监控与管理,以及试验数据的无线传输与分析,确保试验的高效和精准。相当于后方的试车总指挥,通过对讲机与试车手随时联系。
与真人驾驶相比,机器人测试具有高精度和强耐久性的特点,可以显著提升试验质量和验证效率,为车型的性能一致性提供了最佳的开发保障。
譬如,在续航、转毂耐久、定油门等试验中,RoboTest平台消除了人为因素和设备误差的影响,确保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气囊标定等具一定危险性的试验工况下,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增强了测试过程的安全;
名词解释:所谓转毂耐久,指的是在转毂台架上进行整车耐久试验,比较多用于驱动系统耐久测试和车辆磨合等作用。所谓定油门,是指用恒定的油门开度来进行车辆行驶的测试,比如15%,25%,50%等等不同的油门开度,目的是测试动力系统的排放、续航、标定,以及整车性能等。
按车评君了解到的,RoboTest平台已在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个台架和道路试验场地得到应用,包括耐久、噪声、排放、热力学和性能等台架试验,以及比利时路、操稳路(G0级)和危险性项目等道路测试中。
目前所有的上汽通用汽车的车型都可以运用RoboTest平台进行测试,同时,广德试车场也向同行友商开放,去年国内不同厂家5000多辆车型曾到此测试。
根据广德研发试验中心试验运行经理高佳春透露,小米su7等多款新能源车都曾也在广德进行试验认证。
除了同行,国内权威机构也已注意到RoboTest平台这套系统的价值,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将与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技术中心展开合作,将研究利用RoboTest平台进行车辆试验和检测工作。
对于上汽通用汽车来说,直播无人化车辆测试系统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真正想引起关注的是企业的研发实力与消费者需求能否直接对接。也就是说,消费者能否以车企研发实力作为买车的主要参考。
当前的语境是,配置、权益、价格=消费者需求,但主流车企不承认这一点,他们认为这是被新势力对消费者的强行教育,他们呼吁消费者关注车企的研发实力。
也就是说,别人卷价格卷配置,他们更愿意卷研发、卷技术、卷安全,在这些老百姓看不见的地方卷,没有主流车企的自信和定力,几乎不可能完成。
他们的逻辑是,汽车是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无论对于哪一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安全耐用都应该是基础诉求。在安全耐用的基础上,再去考虑价格和配置。
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个逻辑都应该成为一个共识。
上汽通用汽车展示的就是这个逻辑,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强,汽车上市前的各种测试就会做得足够,交付到老百姓手中的汽车才会有更高的质量,才会更安全耐用,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才能得到保障。
以上汽通用汽车的奥特能智电平台为例,他们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挤压试验、针刺试验、跌落试验、振动试验、盐雾试验等多种测试,标准均要远远高于国标才能出厂。甚至将车辆售出后,他们也随时对电池进行监控保护,当车辆发生外部碰撞意外时,最快可实现2毫秒级高压电断电,以避免电池发生额外的不可控状况危及乘客安全。
电池安全只是上汽通用汽车安全牌的一小部分,再举一个例子,在智能辅助驾驶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驾驶者的专注度可能会有所降低,随之带来的是严重的安全问题。在上汽通用的一些车型上,运用了一套名为Super Cruise的辅助驾驶系统,系统中有DMS驾驶员监测系统,通过高性能红外摄像头,搭配业内独有的红外补光灯,能实时监测驾驶员眼球的运动状态,甚至包括夜间、弱光、逆光、驾驶员佩戴墨镜、戴口罩等特殊场景下,也能准确识别驾驶员状态。
当DMS系统检测出驾驶员视线偏离前方道路时,会通过方向盘光带发出灯光报警;当驾驶员没有接管动作时,系统会发出声音和座椅震动双重报警;当驾驶员依然没有接管车辆动作时,车辆会在当前车道内缓慢停止,并由安吉星拨通车主电话确认状态。
因为提供多重保障,带来多重安全冗余,Super Cruise这套系统曾经在北美两度获得权威媒体《消费者报告》辅助驾驶测评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