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YU7> 小米YU7连杆> 摘要详情

小米MX11H臂多连杆的结构相比五连杆更紧凑

小米MX11H臂多连杆的结构相比五连杆更紧凑

摘要来自:《缩短后悬保证操控,小米首款SUV,驾控将超过宝马X5?》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缩短后悬保证操控,小米首款SUV,驾控将超过宝马X5?》的片段:

基于低离地间隙的设定,小米SUV在悬架系统方面肯定也是会有同步调整的,参考小米SU7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结构,新车大概率仍会采用这套布局,空气悬挂也会继续出现,如上下支臂羊角等部件同样会用铝合金材质,所以剩下的难点就在调教方面了。

到这,针对小米SUV基本就可以下一个结论了,后悬的缩短和倾角不大的C柱,优化了二排腿部和头部空间,而为了保证驾控稳定性不减分,且考虑到整车风阻,新车的车身高度注定不会太高,甚至有可能在空悬最低时,车高几乎看齐小米SU7(车高1455mm)。

和轿车一样高的SUV?这似乎有些背离常识了,这就涉及到产品定位了,就像定位中大型SUV的Polestar 4,2999mm的轴距比小鹏G9还大,但车身高度却只有1544mm,这个高度几乎和比亚迪海鸥一样了(车高1540mm)。

sc_20240924113232@2x

如此一来,小米的首款SUV,其产品定位就更加清楚了,未来对手不会是像蔚来EC7、飞凡R7这类轿跑SUV,而是更偏跨界属性,甚至都可以归类到shooting break猎装车,这意味着,新车的目标是基于小米SU7,带来有颜值、有驾控、更实用的小米汽车,而真正胜任载6人或者7人,主打大空间的,那将是小米的第三款SUV,也就是带增程式动力那款产品准备做的事了。

后悬挂排除H臂式,CDC+空悬或成标配?

前面已经提到了,小米SUV在调整后悬架之后,为了保证操控稳定性肯定会优化底盘,所以能够确定的是,前悬部分新车会继续搭载小米SU7的同款双叉臂式结构悬挂,具体的优势不再赘述,新车的重点,依旧是在后悬部分。

如果不出意外,小米SUV在动力上还是会基于现有技术,推出后驱和四驱两种版本,其中小米超级电机V6最大功率22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小米超级电机V6s最大功率275千瓦,峰值扭矩500牛·米,对于能支持较大的马力后驱、四驱纯电车而言,后悬的最佳选择只有五连杆和H臂多连杆了。

v2-4cf7942dee190d4b99ddd34c83675fb1_r

这二种悬挂的优势,都是能同时照顾到舒适和操控需求,只不过,H臂多连杆的结构相比五连杆更紧凑,没有拖曳臂结构占据底盘空间,衬套刚度甚至能做到最大30千牛以上,如此高的刚度对侧向力的传递能起到绝对的导向作用,而且还可以做到五连杆无法实现的与纵向制动柔顺性解耦,直白点说,就是H臂能通过内部连杆,把制动车轮转角解耦到Z向位移,而五连杆只能朝X向,具体的体现,是当车辆发生制动时,重心会瞬间转向车头方向,后轴失重后姿态会朝上运动,H臂里的内部连杆则会发生朝下拽车轮的姿态,操控稳定性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满足车辆更强运动形态的,H臂多连杆似乎是更不错的选择,但,目前已经得到确认的是,小米SUV支持后轮转向功能,也就是说,这套悬挂可以直接pass了,原因正是因为H臂先天的物理结构,导致它基本锁死了转向节的运动方向,只能朝上下方向运动,而现有五连杆的调教上限还很大,仍有精细化X轴Y轴应力的空间。

2ede920240620210209980

给H臂多连杆增加一套转向机,现在也能实现后轮转向功能了,不过对于小米SUV而言,这套技术并不需要,也没必要,从成本角度看,H臂多连杆就已经算是增本的一大负荷了,再给本就紧凑的底盘增加电机,这不仅加大了整车底盘的调教难度,也再次提高了整车的制造成本。

所以,对于小米SUV来说,最适配的方式,仍是在后悬挂上选择五连杆,CDC+空气悬架去尽可能优化Z轴,如此一来,后悬的舒适性有了保障,整车的运动性操控也有了保证,所以,基于现款小米SU7的驾驶反馈来看,配备CDC+空悬的四驱顶配,驾驶质感和乘坐舒适性明显是更高一个档次的,这对于首次试水SUV的小米汽车而言,把这项组合若是做成标配,岂不是在同级市场又多拿了一个筹码吗?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