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大众ID.3> 大众ID.3纯电> 摘要详情

大众ID.3在安徽合肥建立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

大众ID.3在安徽合肥建立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

摘要来自:《“上汽大众再续约”,解答了中国汽车合资的灵魂三问丨人汽》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上汽大众再续约”,解答了中国汽车合资的灵魂三问丨人汽》的片段:

2023年4月,大众宣布计划投资10亿欧元,在安徽合肥建立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同年7月,再度投资7亿美元,与新势力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今年4月再度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其在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

图片

根据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报告,德国汽车行业中70%的企业都通过与中国客户、供应商和大学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来实施创新。

很显然,中国市场转向新能源汽车的速度,以及中国竞争对手降低成本的力度,倒逼德国企业不断加大投入,避免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被边缘化。某种程度上,中国市场代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方向。

想造汽车,就必须投资中国;撤出中国,就等于退出汽车行业。

正如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的调研结果:如果你想寻找下一个全球增长点,还是在这里。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其三:新合资合作怎么搞?

回过头来再看第一个问题,汽车合资到底怎么了?

归根到底,合资品牌汽车市场下滑,根源在于未能及时跟上中国市场高速变化与需求升级。

在中国,智能化与电气化如排山倒海之势深刻改写着汽车内涵。在相应布局中,自主品牌看得准、下手猛,快速构建起竞争优势。反观合资品牌,依赖既有优势,转型迟缓导致一日千里被拉下。

图片

正如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

汽车合资出了问题,但汽车合资本身不是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接下来就是如何解题。在此番大众与上汽续约中,隐约可见答案。

此次续约,并非简单的合同延续,而是新的开始。其意义不亚于40年前的首次合作,以及1984年在人民大会堂的签约。

根本不同是,双方强强联手、美美与共,由40年前的“技术引进”到如今“技术共创”,携手开启中国汽车合资合作2.0全新阶段。

图片

据了解,针对上汽大众未来定位,中德双方正同步加快对产能布局的整体研判、调整升级,逐步缩减燃油车产能,加大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转型。

具体包括,股东双方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

2026年,两款基于全新CMP平台(Compact Main Platform)的纯电动车型即将走向市场。它们将搭载“在中国,为中国”开发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除此之外,2026年还将推出三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并将首度推出两款增程式混动车型。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