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主流国产品牌其实在智能座舱给到很大惊喜,屏幕呈现形式不再是一块简单的中控屏,而是加入了副驾驶屏,或者采用几乎贯穿整个中控台的长尺寸屏幕、可以移动的中控屏、可互联的后排屏幕等等,形式之创新、体验之丰富,已经超越大部分用户对智能汽车的想象。
宝马将在2025 CES上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BMW首创全景iDrive,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涵盖了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和向心中控四项新技术。
图源:宝马客
理解这四项新技术其实也不难。
- “视平线全景显示”,用超近距投影技术在前风挡玻璃上显示更为直观的车辆信息,从而替代传统的仪表盘。
- “3D抬头显示”,调整信息的形状、角度和精度,优化驾驶者读取车况信息的方式,让驾驶过程更专注。
- “超感智控方向盘”采用主动触觉反馈和分层显示两项新技术,本质上是让各种信息更容易被驾驶者感知,也是确保驾驶者在不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下完成操作。
- “向心中控”是宝马首创的车内交互界面,根据已经公布的官图来看,中控屏首次采用不规则形状,缩短方向盘到显示屏的距离,相比其他往驾驶者倾斜的中控屏设计,这样的设计还保证后排乘客的观影效果。
这样看下来,宝马智能座舱的创新理念与国产主流品牌完全不同。国产品牌的智能座舱,是为了让车内乘客享受到类似于平板的科技体验,或者与座椅等舒适性配置联动,然而宝马的想法是“以驾驶者为中心”,所有创新设计都是围绕提高驾驶专注性而生的,完全没有看到现阶段国产智能车的影子。
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国产品牌的发展方向似乎更迎合乘客的喜好,但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发布的《驾驶分心论述》却提到:驾驶分心导致的交通事故可占重大事故的14%~33%,回归到出行本质,宝马的创新理念无疑对驾乘安全更负责。
这两种创新理念并没有对错,但仔细想想,提高驾驶专注性和丰富科技体验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车企是否可以做到在确保体验的前提下,丰富安全配置?
以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9为例,问界M9的科技配置很丰富,满配可达10个屏幕,包含一体式三联屏、四块后座屏、抬头显示、车规级投影巨幕以及百万级像素投影大灯。
但要说问界M9上提高驾驶专注性的配置,其实也就只有HUD和一个车内摄像头,其中的摄像头还只是用来监测驾驶者的疲劳程。为了确保驾驶安全,整车配备27个感知硬件,搭载了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用系统来识别车身周围潜在的危险。
为什么问界M9这款50万左右的大型SUV,月销量可以连续多月破万?可能就是抓准了消费者的出行需求,不仅可以丰富乘客的娱乐体验,又能减少驾驶者的操作负担。宝马的BMW首创全景iDrive,确实配备不少创新技术,能让人眼前一亮,但落地之后能否通过市场认可,暂且还不好评价。
与BMW首创全景iDrive同步发布的还有宝马自研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本田也将发布全新专有操作系统,并会应用在两款Honda Zero系列原型车上。
迄今为止,关于两个操作系统的消息非常少,宝马仅表示该系统会针对性优化用户交互界面设计、智能语音助理、车载导航等生态,本田的全新专有操作系统是专为全球电动汽车系列研发的,更多细节要在CES展上才会公布。
图源:本田汽车
不难发现,实体按键被逐步取代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点已经从宝马的官图中就已经看到,本田目前暂未透露太多官图细节,但在2024 CES上,Honda 0系列概念车亮相,车辆的中控台采用的就是直观简约的人机界面设计,官方也表示通过清爽视野、直观UI控制的座舱,从而提供“愉悦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