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一点意外的,个人觉得是两件事。一是去年6月份曾庆洪曾高调抨击价格内卷,声称企业没钱赚、没有效益是不可能生存的,建议纯电占比50%后“油电同权”;二是去年年末广汽高调宣布与华为的合作,呼应了之前AH8项目的“不欢而散”。按理说,老帅退休应该以稳为主,这两件事来得多少有点突兀。
不管怎么说,最终也是曾庆洪到龄退休,冯兴亚顺利接棒。广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功成名遂,急流勇退?
广汽老总曾庆洪到龄退休辞职的消息传出后,网上的舆论评价并不算好。因为去年高调反对价格内卷的缘故,某种程度上讲曾庆洪算是站到了舆论的对立面。有人说他只会抱合资大腿,也有人说他耽误了广汽的发展。
个人看来,这些评价有失偏颇,对于广汽而言,曾庆洪绝对是有功之人。
作为广汽老人,曾庆洪1999年就开始担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可以说是广汽合资板块的奠基人之一。2013年,曾庆洪成为广汽总经理,三年后成为董事长,见证和经历了广汽的崛起和黄金年代。
很多人以为广汽从诞生开始就有现在的地位,其实远非如此。就是曾庆洪这一批人,带着广汽从最早的年销5万辆,一路做到了年销几百万辆,并成功打入世界500强。这样的成绩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广汽传祺成立于2010年,同时期的自主品牌多如牛毛,早期的市场影响力也基本为零,常年销量都在2万辆以内。在曾庆洪的主持下,2015年4月传祺GS4上市,凭借着“无限接近合资”的定位,迅速打响名声,从此传祺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之一。2016年10月传祺GS8上市,更是率先突破20万天花板。
广汽还是最早转型做新能源的车企之一,2017年就推出了GE3这样的纯电SUV,之后更是下定决心把埃安独立出来,打造了好几个爆款。可以说广汽如今有这么大的盘子,曾庆洪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只是刚好走在广汽利润下跌,整个国内汽车产业深度内卷的年代,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作为年龄60+的老将,曾庆洪当然有自己的思想局限。比如广汽前期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成功,错过了新势力崛起的机会。甚至有人豪言,要是当时广汽坚持住,最终独家代理华为,现如今会更加强大。但没有发生的事,谁又能预测呢?谁知道当时的合作遭遇了多大的困难?也未必就是老帅一个人的责任。
(2)冯兴亚接棒,技术流的春天?
相比于曾庆洪浓重的合资背景,冯兴亚则更像是自主体系的代表。同样的广汽老人,从2016年开始,冯兴亚就先后兼任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板块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董事长。可以说最终由冯兴亚来执掌广汽,也说明了上层的态度,就是要做大自主。
在广汽内部,冯兴亚属于典型的技术实干派,很早就开始做自主品牌技术布局,早期并不受待见,最近几年才开始崭露头角。2020年,冯兴亚提出了“无科技不广汽”的战略,当时提到了三个点,要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个方面做到一流。
电动化主要是电驱动和续航,要用超级快充技术实现15分钟充电80%,用纳米海绵硅电池技术让续航突破1000公里;网联化是打造涵盖GEP纯电平台、GPMA架构及ADiGO智驾生态系统的全技术链;至于智能化,则是推动星灵架构量产落地,冲击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当然也包括与华为车BU联合打造30万元级的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