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奥迪Q6L e-tron> 奥迪Q6L e-tron续航> 摘要详情

奥迪Q6L e-tron当前BBA的本土化电动策略仍停留在“长轴

奥迪Q6L e-tron当前BBA的本土化电动策略仍停留在“长轴

摘要来自:《奥迪命名体系回撤,一场BBA电动化策略撤退的隐喻》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奥迪命名体系回撤,一场BBA电动化策略撤退的隐喻》的片段:

奔驰将MMA平台首款车型CLA纯电长轴版极尽可能的豪华高配,续航750公里、支持800V高压快充,试图以技术高度维持品牌溢价。但这种“自上而下”的电动化路径,与特斯拉的“科技平权”可能形成对立,好处是一旦成功,可以维持自己在电动化方面的利润,但也可能进一步缩小受众群体。 


image.png


宝马:数字化的全身披挂


宝马以Neue Klasse平台为支点,将2025年定义为“数字化元年”,全景iDrive系统与第六代eDrive技术主打交互体验,试图从软件层面重构豪华定义。70%功能为中国用户定制的全新iDrive、V2X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均体现了宝马对智能化的深度投入。然而,面对华为鸿蒙座舱、小鹏XNGP的成熟生态,宝马的本土化适配速度仍是短板。 


image.png


奥迪:集团化的资源依赖


在新车开发上,奥迪高度依赖两大集团大众和上汽,依托PPE平台与MEB车型矩阵开发的全球车型,有大众集团为奥迪的提供了打通集团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母公司的战略摇摆。Q6L e-tron与A6L e-tron等车型虽针对中国市场优化,却因软件问题屡次跳票,折射出传统车企的执行困难。而在另一个集团上汽的合作上,全新品牌AUDI虽然在去年备受关注,全新的设计和座舱风格也让奥迪跳出窠臼,但在定价和定位上,依然需要面对中国年轻用户的考验。


image.png




未来预测:

保守主义的黄昏与中国的终局之战


显然,如果BBA继续当下的保守战略,那或可维持3-5年盈利,但代价是彻底失去电动化主导权。如果2035年当欧盟禁售燃油车政策不变,那显然BBA将会面临来自特斯拉和中国新能源品牌的技术又是,甚至只能通过被迫以收购新势力品牌填补技术缺口,但品牌光环恐难再现。 


当前BBA的本土化电动策略仍停留在“长轴距”“加续航”的初级阶段,若无法在智能生态、用户运营上突破,2025年后其市场份额或进一步被腾势、问界等品牌蚕食。尤其当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下场造车,BBA的“合作式创新”可能沦为代工陷阱。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